游戏百科

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

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一旦得罪美国,美国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国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对方也会想方设法的制裁你” 美籍华人这番话的核心,是小国在面对中美时,风险计算不一样。美国要是觉得你不顺眼,哪怕小事一桩,也会下狠手制裁。例如,古巴从1962年起,美国就因为政治选择,搞全面封锁,断了医疗设备和化肥进口,搞得古巴经济损失上千亿美元。 伊朗也类似,1979年后美国冻结资产,禁石油出口,2012年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石油销量腰斩,只能靠物易物维持。 2018年,特朗普退出核协议,还搞域外制裁,欧洲公司跟伊朗做生意都挨罚,伊朗通胀飞涨,民生遭罪。美国制裁名单长得很,覆盖伊朗、北韩、缅甸、尼加拉瓜、索马里、南苏丹等小国,手段包括资产冻结、贸易禁运、武器禁售。 相比之下,中国处理类似问题时,总是留点余地,不搞全面封杀。 澳大利亚前几年禁华为,还炒中国威胁,中国只针对大麦、葡萄酒等产品查反倾销,没断所有贸易。后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谈,限制就解了,2023年贸易额冲到2990亿美元。 菲律宾在南海搞点动作,中国也没用经济卡脖子,贸易额还涨,中国仍是它最大伙伴,马尼拉地铁项目继续推。 俄罗斯在2014年因克里米亚事件被美国联合盟友制裁,卢布贬值56%,GDP跌2.54%,但中国没这么干,跟有争议的国家最多暂停局部合作,关系缓和就恢复。 美国制裁的特点是连坐,不讲道理。去年搞的50%穿透规则,被制裁企业控股超半数的子公司也挨罚,波及上千中国企业。 还有301调查、232措施,美国自己说了算,加关税不管WTO裁定违规。到2024年4月,美国制裁项目超1.5万项,是瑞士的三倍,全球60%低收入国家在名单上。 这套经济武器到处施压,小国经济命脉被掐,石油、旅游、蔗糖都针对。伊朗靠石油,美国就封出口;古巴靠旅游,美国禁美国人去。 美国还罚第三方,谁敢跟被制裁国交易就一起罚,小国哪敢有二心。 中国反制是敲警钟,不是往死里打。就算摩擦,也守着不全面封锁的底线。中澳贸易回暖、中菲合作延续,都证明得罪中国代价小。 小国算账时,看到美国制裁的持久影响,古巴损失1700亿、伊朗出口崩盘、俄罗斯货币危机。中国措施局部,修复快。这种不对称风险,让小国倾向避开美国锋芒。 许多小国像越南、泰国,通过调整贸易路径绕美关税,但核心供应链还在中国,没真断。 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小国往往是霸道,单边制裁不经联合国,像对伊朗的限制从1979年就开始,禁援助、军售,冻资产。相比,中国强调不干涉内政,贸易优先。 小国知道,跟中国闹,顶多丢点机会;跟美国翻脸,可能破产。西方国家想围堵中国,但中国经济体量大,西方自己也吃亏。 从全球看,美国制裁小国例子多得是,缅甸、中央非洲共和国、白俄罗斯、刚果民主共和国,全在名单上。禁运让这些国家经济瘫痪,民生苦。 中国反过来,推行非正式制裁,模糊不清,不公开威胁,直接执行,但规模小,不像美国那么狠。小国选择不是看道理对错,而是报复疼不疼。 美国抡大棒几十年,1.5万多项制裁是威慑,古巴、伊朗、俄罗斯的教训摆在那。中国守底线,不搞伤筋动骨的手段。 小国自然算明白,跟中国红脸吵一架,跟美国翻脸要命。在生存面前,立场好商量。这就是现实,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