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到最大松露,价格却低得离谱,背后是资源被拿捏的无奈 近日在云南怒江,有人挖出一颗重达1.73公斤的黑松露,大小超过成年人的拳头,气味非常浓郁,官方确认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的野生黑松露,十分罕见,不过第二天就被人以五万元买走,这价格听起来不低,但和国外市场相比,简直像半卖半送。 这东西在国外能卖到一公斤两三万人民币,国内产地价只有八百块,不是松露品质不好,实验室检测显示松露的香味成分和法国顶级松露几乎一样,问题在于没有人给松露做包装,也没有人帮松露定高价,农户挖出松露后转手卖给中间商,再经过几道转手,最终变成餐厅菜单上的进口松露。 我听到一些内行人说,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认证体系和品牌建设,意大利那边有拍卖会制度,法国也推行原产地保护措施,松露只要贴上产地标签就能卖出高好几倍的价钱,而我们这边连是谁采的、产自哪片林子都说不清楚,藏茸科技这类公司虽然尝试做收储整合,但规模还太小,支撑不起整个产业链。 还有一个问题很少有人提到,就是采摘得太厉害,松露长在树根下面,依靠共生菌才能存活,现在很多人仍然用锄头挖掘,不管大小全部挖走,2023年云南尝试发放采挖证,管理了一段时间,后来没有继续下去,今年省里把林下菌物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但文件里写的是种植人工菌类,没有提到如何保护野生资源。 网上很多人拍短视频说挖宝能发财,其实这种事没那么简单,资源只会越挖越少,价格也被压得越来越低,最后外国买家占了便宜,本地农民吃了苦头,那颗一点七三公斤的松露成了新闻,它提醒大家,咱们的好东西不能这么便宜卖出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