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刷到一个新闻,贵州村超流量变现给村民分红了,每户在几百到几千不等,村民非常高兴。

刷到一个新闻,贵州村超流量变现给村民分红了,每户在几百到几千不等,村民非常高兴。于是我上网搜了一下数据,我发现有可能贵州村超是近几年村民入股+分红非常成功的案例。“村超”流量变现的一大亮点是村民参与、就地增收,其中摆渡车分红是典型案例。以贵州榕江栽麻镇大利村为例:2025年5月,村民以筹资入股方式推出摆渡车服务,服务游客往来村寨与赛事/景区。截至10月31日,已进行第二、第三次集中分红,累计分红约45.9万元,覆盖全村309户,单户分红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村民入股+分红”模式:操作要点与案例参考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村民共建、利益共享”,既能快速整合乡村资源承接流量,又能让村民直接受益,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和典型案例。 二、其他村寨典型案例(“村超”周边) 案例1:榕江车江一村——“竹筏+餐饮”入股分红 - 依托村内河流资源,村民以“资金+房屋”入股:出资1.2万元可成为股东,有临街房屋的村民可提供餐饮、民宿服务,按营收比例额外分成。 - 2025年6-10月,竹筏项目累计接待游客8.6万人次,分红2次,单户最高分红8200元;配套餐饮户平均月增收1.5万元,带动23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案例2:榕江忠诚镇——“农特产品代销”入股 - 村民将自家种植的杨梅、蓝莓、香米等交给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包装(印“村超周边特产”标识),在赛事场馆、游客中心设点销售。 - 收益按“村民70%(按供货量分配)+合作社30%(运营/推广费)”分成,2025年杨梅季单月销售额突破50万元,38户村民平均分红4200元,避免了农产品滞销问题。 案例3:黎平肇兴侗寨——“非遗体验”入股 - 侗族刺绣、蜡染艺人以“技艺+工具”入股,合作社开设非遗体验工坊,游客付费学习(如120元/人/次),艺人既拿教学工资,又参与利润分红。 - 2025年“村超”期间,工坊接待游客1.2万人次,15名非遗艺人平均分红6800元,同时带动侗寨非遗产品线上销量增长3倍。 这些案例的共性是:不依赖外部资本,以村集体为纽带,把“村超”流量转化为村民能直接参与的小项目,既降低了运营风险,又让“流量红利”真正留在乡村。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 动力在村:村民既是投资者,也是服务提供者与受益者,增强了参与感与可持续性。 - 流量转化:依托“村超”带来的游客激增,将交通服务转化为经营性收入,再通过分红让村民直接获利。 - 乡村振兴:既盘活了闲置资金与劳动力,又促进了乡村旅游配套完善,形成“流量—产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 类似的村民入股分红模式在“村超”周边村寨还有竹筏、小火车、农产品销售等项目,均体现了“流量变现、村民共享”的理念,让乡村成为最大受益者。(图片信息来源:@榕江发布)榕江超村 贵州流量获取 流量变现 贵州村卡 长顺村超 榕江村扶贫 农村集体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