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海峡精准医学中心”成立!迪安诊断携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打造东南地区精准医学创新与服务高地

转自:迪安诊断

11月1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迪安诊断,成立“海峡精准医学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是福建省在精准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标志着区域医疗模式正从传统标准化向个体化、精准化转型,旨在为百姓健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先进医疗服务。

“海峡精准医学中心”成立仪式

中心依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雄厚的临床底蕴与多学科专家资源,以及迪安诊断接轨国际前沿的检测技术平台、高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庞大的数据库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临床服务、学科建设、科研转化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精准医学平台。

迪安诊断轮值总裁王玥致辞

迪安诊断轮值总裁王玥表示,当前,我们正迎来生命科技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精准医疗作为其中的核心方向,站上了发展快车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临床实践。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闽南地区一张闪亮的“医疗名片”,不仅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上持续突破,更在智慧医疗与精准诊疗的实践中走在前列。迪安诊断深耕医学诊断领域近30年,始终聚焦“服务+产品”双轮驱动发展,致力于联合头部三甲医院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助力科研成果走向临床应用,目前在全国已合作建设100余家精准医学中心。

王玥介绍,迪安诊断将全力投入在技术平台、研发创新、质量管控与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与医院的临床优势深度融合,推动“海峡精准医学中心”成长为区域精准医疗发展的新高地、新标杆,扎根厦门、服务东南、辐射海峡,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致辞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阐述了中心成立的深远意义。他指出,传统医疗如同“批量成衣”,难以满足个体化需求;而精准医学则如同“量体裁衣”,通过整合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分子分型、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和风险评估,旨在为每一位患者找到最对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疗效,避免无效治疗和药物副作用。

尹震宇院长表示,“海峡精准医学中心”将立足厦门,辐射东南地区,致力于建设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精准医学创新与服务高地。同时,中心将借助独特的闽台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的医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未来,中心将持续完善多组学技术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研临床转化,最终构建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医疗服务生态,让前沿科技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粮致辞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粮表示,精准医学对提升疾病防治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海峡精准医学中心”的成立,是厦门市积极布局精准医疗、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迪安诊断的“强强联合”,是探索“医研企”协同、构建高水平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希望合作双方坚守质量与安全底线、深化临床与科研融合、发挥区域引领作用,为建设“健康厦门”、增进鹭岛人民健康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五大方向构筑全周期健康防线,

前沿技术平台提供硬核支撑

“海峡精准医学中心”的核心在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切实的临床服务。中心目前已系统搭建了高通量测序、核酸质谱、串联质谱等国际先进的检测平台,并围绕五大关键方向系统布局。

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

利用二代测序与液体活检技术,覆盖从遗传风险筛查、用药伴随诊断到疗效监测与复发预警的全流程。

感染病原精准诊断

建立以高通量测序为主的多技术整合型感染平台,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全流程服务,实现快速、精准、广谱的病原体鉴定,直击感染“元凶”。

生殖遗传与罕见病防控

构建“孕前-孕中-新生儿”三级防控体系,覆盖不孕不育诊断、出生缺陷防控、罕见遗传病诊断,从源头阻断罕见病遗传,守护家庭健康。

个性化用药支持

综合运用药物基因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为心脑血管、精神类疾病等患者提供“一人一策”的用药指导,提升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营养与代谢评估

依托高精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精准量化体内营养元素、激素等水平,推动医疗重心从“治病”前移至“健康维护”。

这些服务的背后,是一系列高端仪器和高标准质量控制体系的强大赋能,构成了覆盖从基因到代谢的全方位检测能力。

大咖学术报告

仪式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第一届海峡精准医学学术大会,邀请了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谢鑫友教授、厦门大学张杰教授等专家,就代谢调控、个体化检验平台建设、科研人员成长等议题进行了深度分享与交流,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加强了临床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做《代谢调控与肿瘤治疗》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谢鑫友教授做《精准中心和个体化检验学科平台建设与展望》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张杰教授做《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发展的一点体会》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