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主播:大部分人不喜欢中国人。中国主播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网友说:韩国人只是不喜欢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感觉韩国的存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有一档中韩主播连线视频在网上火了。韩国主播抱怨说韩国人普遍不喜欢中国人,结果中国主播一句“其实我们平时根本没把韩国放在眼里”直接让对方哑口无言,引发了网友热议。 其实,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已经不是新闻了。2025年初的民调显示,超七成韩国年轻人表示“对中国没好感”,负面印象甚至成为了某种“主流价值”。 打开韩国社交平台,关于中国的话题几乎都是批评和调侃,甚至连一些在韩生活的华人都开始低调行事,生怕被无端指责。 这种氛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每逢韩国大选、社会舆论敏感时,反华言论总会被政客们拿来炒作。 经济、文化、历史等各种“矛盾点”轮番上阵,从泡菜、韩服到节日归属,韩国媒体总能找到新话题向中国“开炮”。今年的大选前,甚至连街头标语都不忘写上“抵制中国影响”,可见这种情绪在韩国社会早已根深蒂固。 而且韩国影视、综艺、网络内容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反复被强化。无论是剧集里的负面滤镜,还是网络上的恶意评论,中国和中国人成了某种“发泄窗口”。 但中国网友对此的反应却显得格外冷静,甚至有些淡漠。有人说,韩国人对中国的“敌意”,其实只是在自说自话,因为中国社会根本没有把韩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种心理差距非常微妙。中国人现在关注的热点太多,科技发展、国内消费、全球合作,大家的兴趣点早已不再局限于日韩娱乐。 韩流风潮也不像十年前那样火爆,韩国明星、综艺、餐饮在中国的热度逐渐退潮。大多数年轻人日常更关心欧洲、日本、东南亚、甚至拉美的内容,韩剧韩团顶多算是“偶尔刷到”,没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焦虑,某种程度上来自对自身地位的担忧。经济上,韩国曾一度自信地走在亚洲前列,如今却发现中国企业在科技、制造、基建等领域全面赶超。 文化上,韩国自认为“输出国”,却发现中国年轻人对韩流的新鲜感已大不如前。就连过去引以为傲的泡菜、韩服等文化符号,也因为“归属争议”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笑谈。 中国人则完全没有这种“被冒犯”的紧迫感。日常生活中,韩国几乎不是热门话题。哪怕偶有韩剧、韩团来华,也很难再激起当年的狂热。 很多人调侃,现在的中国网友甚至更喜欢讨论螺蛳粉、二次元、欧美剧,对韩国文化的兴趣逐年递减。韩方还在高声刷存在感,中国网友却大多一笑了之。 这并不是中国人冷漠,而是中国社会确实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内容。偶尔有中国人在韩国做了善事,比如游客跳海救人,韩国媒体一边报道中国人素质,一边又不得不表达感谢。真实的中国人,往往是平和、理性、善良,既不会主动挑事,也不会轻易被情绪裹挟。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讨厌”,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失衡。想被中国重视、希望中国社会在意自己的声音,但现实是中国人根本没把韩国当“对手”看待。过去十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在中国年轻人心里的存在感反而越来越低。 或许这才是真正让韩国焦虑的地方。对中国人来说,韩国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国家,并没有多少特别的关注。未来中国会关注哪些国家、走向哪些领域,早已不是韩国能左右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