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在“中美会晤”之后直接从机场返回华盛顿,拒绝参加接下来的APEC会议,只剩

特朗普在“中美会晤”之后直接从机场返回华盛顿,拒绝参加接下来的APEC会议,只剩韩国方面在风中凌乱。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真是傲慢到了家,韩国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直接让东道主尝到了啥叫热脸贴冷屁股。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原定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这是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后首次主办的大型多边活动。韩国政府从年初就开始密集筹备,投入大量资源协调各国行程,旨在通过峰会展示本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协调能力。会议主题定为“连接繁荣的未来”,聚焦贸易自由化、供应链稳定和数字经济转型等议题,预计吸引21个经济体领导人及数千名企业代表参与。韩国外交部为此组建70多名联络官团队,负责后勤和安全保障,同时在庆州周边城市张贴宣传横幅,调动巴士和安保车辆,确保会场周边交通顺畅无阻。 特朗普的亚洲行本是峰会亮点,他从10月26日启程,先参加吉隆坡东盟峰会,然后转赴日本横须贺港视察军事基地,10月29日抵达韩国釜山。韩国方面为此调整多场双边安排,包括与李在明的首脑会谈和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出席。白宫最初确认特朗普将全程参与,但实际日程显示,他只计划停留两天,主要用于双边外交。韩国驻美大使馆为此提前一个月反复沟通,甚至在贸易领域做出让步,如增加钢铁和能源出口配额,以换取特朗普的积极参与。10月2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赞美韩经济伙伴关系,并提及即将敲定新贸易协议,涉及造船和半导体合作,总额达3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其中1500亿美元专用于联合项目。 中美领导人会晤于10月30日在釜山一处海滨庄园进行,这次会谈是特朗普亚洲行核心,焦点围绕贸易关税调整和关键矿产出口限制展开。会晤持续约两小时,双方同意暂缓部分关税上调,并就供应链合作交换意见。特朗普事后通过助手表示,此行已达成初步框架,强调美国利益优先。会晤结束仅数小时,特朗普即从金海机场登上空军一号,直飞华盛顿,彻底取消原定转赴庆州的行程。白宫发言人随后解释,此为数月前锁定的日程,无需变动,但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特朗普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式和集体合影环节。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将代为出席开幕,但影响力远不及总统亲临。 李在明视此次峰会为外交首秀,亲自参与宣传短片制作,并在国内议会强调其战略意义。韩国企业界高度期待,半导体和电池行业代表携带提案赴会,瞄准美韩合作机会,如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的电池工厂项目,本计划借峰会敲定优惠政策细节。但特朗普的突然离场,让这些安排化为泡影。韩国政府虽公开表示尊重美方日程,但内部文件显示,此前已通过大使馆施压,甚至以贸易让步为筹码。结果,美方一口回绝,凸显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单边主义作风,这种做法忽略盟友协调需求,直接影响峰会整体氛围。 特朗普缺席并非孤例,今年9月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突袭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在美电池工厂,逮捕475名无合法身份工人,其中300多名为韩国籍员工。此事引发韩国朝野不满,李在明公开批评影响对美投资信心。特朗普直到10月27日访日时才表态反对突袭,理由却是担心中断韩国技术引进,对美国产业重建不利。这种回应完全从本国利益出发,从未提及盟友关切。类似事件累积,让美韩关系表面融洽,实则暗藏裂痕。 峰会联合宣言起草过程因此受阻,美国团队反对“自由贸易原则”等措辞,坚持加入保护主义条款,导致文本多次修改。韩国作为东道主,本想借机推动区域一体化,但特朗普的举动让协调难度倍增。俄罗斯派副总理出席,聚焦能源议题,中国全程参与,推动数字经济合作。韩国媒体报道显示,峰会前两周,韩国外交圈私下担忧特朗普的可靠性,甚至模拟备用方案,如加强与中日澳的互动。但实际操作中,东道主仍难摆脱尴尬,舆论直指韩国影响力不足,无法留住关键盟友。 特朗普回国后,继续在华盛顿推销贸易叙事,10月31日签署行政令,强化对华关税框架,同时对韩企施压,要求更多本土化投资。韩国企业损失显而易见,造船业本指望峰会加固3500亿美元基金细节,现只能通过邮件追问,审批延期导致资金链紧张。半导体出口也受波及,韩国对美依赖度高企,此次事件加速企业多元化布局,转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美韩同盟本是亚太安全支柱,但特朗普的单边决策削弱互信,韩国不得不调整外交重心,加强与印太伙伴的非美合作。 APEC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亚太经济对话平台,但近年美方参与度下降,贸易战余波未散。此次事件进一步放大中美摩擦对区域的影响,韩国夹在两大强国间,外交空间受限。李在明政府虽嘴硬回应“尊重安排”,但国内民意反弹明显,议会质询增多。企业界呼吁政府重审对美投资策略,避免过度依赖。亚太国家需反思,如何在美中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成为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