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手机银行黄金账户里那串带负号的数字,我指尖发僵。屏幕反光里,我的黑眼圈比上周又重了一圈——谁能想到,半年前让我以为“捡着钱”的黄金,如今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我是个普通的职场妈妈,投资向来求稳,连股票账户都没开过。第一次动起买黄金的念头,是去年冬天听同事莉莉晒收益。她手机里的黄金走势图一路飘红,说“美联储要降息,黄金肯定涨”,还翻出转账记录:10万块买的,三个月赚了8000,给女儿换了台新钢琴。 那时的市场确实热闹。打开理财APP,“黄金避险”“抗通胀”的文章铺天盖地,刷短视频总能刷到“大妈囤金赚翻”的新闻。我心痒痒的,先试了5000块“定投黄金”——每天自动买一点,涨跌都不用管。没想到才两周,账户就多了200块,相当于我两天的工资。 尝到甜头后,我彻底慌了神。莉莉说“现在是牛市,要敢加仓”,我咬咬牙把给儿子存的3万教育金也投了进去,还开通了“杠杆交易”——用1万块本金,能买5万块的黄金,赚了翻倍,亏了也翻倍。那段时间,每天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金价,涨了就跟老公炫耀“今天买菜钱有了”,跌了也不当回事,总觉得“黄金是硬通货,迟早会涨回来”。 最疯狂的是3月,金价连着五天上涨,我那3万本金硬生生赚了4000。我当即提现,给全家买了新衣服,还请闺蜜吃了顿火锅,饭桌上拍着胸脯说“以后靠黄金养老”。闺蜜劝我“见好就收”,我却觉得她“胆子小”,转头又把赚的钱全投了回去,还追加了2万——我想趁着行情好,再多赚点,给家里换个大点的冰箱。 转折点来得毫无征兆。4月美联储突然宣布“继续加息”,美元一夜走强,黄金价格像断了线的风筝往下掉。第一天,我的账户亏了1500,我安慰自己“正常回调”;第三天,亏到5000,我开始慌了,想卖又舍不得,总盼着“明天就反弹”;到了第五天,系统弹出“保证金不足”的提醒,我才发现,不仅之前赚的钱全没了,本金还亏了2万多。 那天晚上,我躲在阳台哭了很久。老公没骂我,但沉默的样子比指责更让我难受。儿子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买新冰箱呀”,我只能含糊着转移话题。更让我后悔的是,那笔钱里有1万是婆婆给的应急资金,原本是准备给孩子看牙的。 现在再打开黄金APP,我只剩满心的悔。当初只看到“赚钱快”,却连“杠杆风险”是什么都没搞懂;只听别人说“黄金稳”,却忘了市场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前几天收拾抽屉,翻出之前买的小金鱼吊坠,以前看着觉得金灿灿的喜人,现在却觉得扎眼——它像个提醒,告诉我“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捡钱’,不过是运气好踩中了行情,真要靠它赚钱,得先摸透风险”。 昨天我把剩下的黄金份额全卖了,虽然还亏着几千,但总算松了口气。以后再碰投资,我再也不会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先把“风险”两个字刻在心里,才是真的对自己、对家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