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妈妈的过度亲密,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前天和朋友聊天,朋友和老公吵架 原因是婆婆总是要管她们小家庭的事 朋友很苦恼,不说出来自己很不舒服 说出来老公觉得她小题大做。 . 🌿所有好的关系,都自带边界感 其实这样的父母不是少数,让身边的人很痛苦 自己却没有察觉,原因是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别人” 和孩子之间没有“界线感”,导致孩子也很难真正长大。 . 🌿蕞好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蕞好的亲子关系是保持界限 蕞好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 父母与孩子再亲密,也要懂得在关键节点上, 及时退出孩子的生活 . ❶三岁退出餐桌 我妈说,我和我哥小时很早就学会了自己吃饭, 能拿稳勺子,会用筷子 吃饭上我们从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一直到现在我俩身体也都很好。 这是孩子独立的第一步 . ❷五岁退出卧室 我和哥哥5岁就开始独自入睡, 长大后我们俩骨子里都对父母没有太多依赖, 天南海北地跑。现在我的孩子也是, 睡前给他读绘本、讲故事,然后自己入睡。 . ❸8岁退出私人空间 小时候,我和哥哥都有一个带锁的小抽屉, 存放自己的小秘密,父母也从不翻看我们的日记本之类的, 过年的压碎钱,也是自己存着。房间自己整理, 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丢了也是自己承担。 也正因为父母对我们私人空间的尊重, 更愿意亲近父母,信任父母。 . ➍12岁适当退出家务和厨房 我的父母经常很忙, 所以我们很早就学会了做饭,扫地,洗碗等家务, 我和哥哥分工做,偶尔对方没完成,也会帮忙分担, 所以我们兄妹一直关系很好。 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也更能体谅父母的辛苦, 知道一起承担责任,生活自理能力和年龄一起长大了 . ➎18岁退出选择 我和哥哥上大学,选专业, 学校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不过老爸会告诉我们,有哪些选择,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最终主义自己拿。 自己的选择,后来遇到学习上的困难, 也是全力以赴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生活遇到问题,也很少怨天尤人 都是主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 . ➏结婚后退出孩子家庭 我和哥哥结婚后,都是和父母分开住, 即使我生孩子的时候,妈妈过来帮忙, 也一切按照我的想法,养育孩子, 夫妻间的事,买房子,买车她都不掺和。 所以我们的小家和父母之间很少纠缠,内耗也少 . 父母的修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父母的每一次退出,换来的是孩子的成长, 舍得放手,是一种更深刻的爱! 也希望在一次次的摩擦中, 朋友的老公能成长起来,认识到问题, 能主动和父母保持应有的边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