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美谈判出了戏剧性场面——这边刚坐下谈合作,那边美方就启动调查,中方直接硬气回应

中美谈判出了戏剧性场面——这边刚坐下谈合作,那边美方就启动调查,中方直接硬气回应! 吉隆坡谈判从10月24日启动,本来是为中美元首峰会铺路,外界期待能谈出农产品和能源协议。 美国农民急需订单,今年1到8月对华大豆出口只剩580万吨,比去年跌近八成,中西部损失几十亿。特朗普公开表示想借峰会稳选票,但谈判还没深入,美方就提2020年贸易协议执行问题。 美方称中方没完成采购承诺,但实际情况是协议签后遇疫情,美方也没全兑现开放市场和取消关税承诺,还用国家安全借口限高端芯片出口,关税只降一小部分。 中方已完成近60%采购量,算得上尽力。美方新调查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跟之前301调查一样,从10月14日生效,对中国船舶收额外港口费。 中方回应很直接,商务部表态这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原则。 中方不只说说而已,10月10日就公布反制,对含美国元素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同一天生效,还把韩华海洋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清单,禁国内组织合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声,美方做法不顾市场规律,会抬高国际物流成本,破坏全球供应链。 美方产业界也有反对声,这种措施最终推高美国通胀,损害港口竞争力和就业,属于损人不利己。中方一直表明,打就奉陪到底,谈就大门敞开。 10月26日谈判结束,双方达成初步共识,覆盖出口管制和301措施针对海事领域的问题。中方通报,下步履行国内程序,推动经贸稳定。美方发言人称磋商建设性,框架待领导人审阅。 这为特朗普的亚洲行铺路,预计与中国领导人在韩国会晤时定细节。 整体看,中美经贸关系复杂,涉及关税、知识产权和技术管制。吉隆坡会晤虽达成共识,但核心分歧仍存,如补贴指控和市场准入。 未来取决于领导人互动,特朗普100%关税威胁加剧不确定性,中国强调通过谈判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