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冲动是魔鬼!”河南许昌,女子和丈夫办离婚,因孩子抚养权没谈拢,女子开车带着弟弟

“冲动是魔鬼!”河南许昌,女子和丈夫办离婚,因孩子抚养权没谈拢,女子开车带着弟弟、女儿要走,丈夫跳上车前盖,一脚踹碎挡风玻璃,阻止她离开。女子下车和丈夫厮打,小舅子拿出提前准备的尖刀,对着姐夫的头部、胸部连续猛刺,女子见大事不好,立马夺下刀,可丈夫还是死了,这下悲剧酿成了,法院一审这样判了。 一场离婚争执让三个家庭瞬间破碎,死亡的丈夫、面临刑罚的小舅子、失去父亲的孩子,这场悲剧里没有赢家。法院一审认定小舅子构成故意伤害罪,考虑到其有自首情节且在争执中男方确实存在过激行为,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看似给出了法律交代,却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永久创伤。 离婚本该是感情破裂的合法解决途径,却成了暴力冲突的导火索。类似的悲剧并不罕见,呼和浩特就曾发生过几乎相同的案例,丈夫在离婚室因财产分割问题情绪失控,持刀捅伤妻子致其重伤,最终获刑四年六个月。婚姻关系破裂引发的人身伤害案件,多数源于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合理宣泄,某个瞬间便如火山爆发。 携带刀具参与离婚协商,本身就埋下了安全隐患。无论是河南案例中小舅子“提前准备的尖刀”,还是呼和浩特案件中丈夫“计划前往公园修剪树枝”的辩解,都显示出当事人对潜在冲突缺乏基本预判和防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是这类悲剧的共同点,当事人遇到问题不能冷静思考,更不懂得依靠法律化解矛盾,首先想到的是靠暴力解决。 婚姻家庭纠纷衍生的犯罪有个可怕特点,冲突往往在短时间内急剧升级,从口头争执迅速演变为肢体冲突,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跳上车前盖踹碎挡风玻璃,掏出刀具刺向要害部位,这些行为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等当事人回过神来,悲剧已经铸成。 面对婚姻危机,许多人忽视了法律提供的保护屏障。例如,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靠近或骚扰。广东珠海就有全国首例因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被以拒执罪判处刑罚的案件,施暴者最终获刑八个月。法律并非无能为力,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懂得及时求助。 悲剧的背后,是基层调解组织功能的弱化。一些基层组织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管理,缺乏与群众的感情交流,群众有了家庭矛盾无处可诉。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对矛盾纠纷信息反应迟钝,最终小事拖大,使家庭纠纷演变成恶性案件。 每一个家庭暴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家门之内绝非法外之地。家庭暴力其本质仍是暴力,是伤害,是违法犯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罚更重。 面对婚姻矛盾,冷静下来寻求合法途径远比拳头更能解决问题。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