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疗“小儿贫血”的药方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遇到孩子贫血的问题,感到非常的棘手,无助。想想孩子那么小,就贫血,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睡,睡不好,吃,吃不香。学习也学习不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治疗“小儿贫血”的一个案例:
有一个女学生,10岁,父母说她动不动就会出现头昏、耳朵经常嗡嗡响、感觉一身没有力气、时不时感觉到心悸,这种情况反反复复有四五个月了,这一个星期感觉病情更加严重了,精力没有办法集中,心情很烦燥,睡觉不是很好,吃什么也没有什么胃口,学习成绩明显下滑,感觉一天到晚都没有精神。
去医院看过有服用过补铁的西药,也吃了一些中药,像八珍汤、归脾汤之类的,没有什么效果。
细细观察见其人很瘦个子比较高,面色没有光泽,两眼无神,下眼睑浮肿青暗。脉细,舌体瘦小、质淡、苔白腻。
可见其有心脾不足、血不养心的情况,贫血是与肝肾息息相关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耳鸣心烦、形瘦舌小这个情况。
中医讲究的是:“肾主骨生髓,化生精血”,“肝肾同源”,所以我们要从气血化生上下功夫,气血同源、肝肾可化生精血。这时候可以采用下方:
黄芪30克、当归30克、白芍15克、枸杞30克、苁蓉15克、桑椹15克、破故纸15克、丹参30克、川芎9克、红花6克、肉桂6克、大枣15克、炙甘草9克、炒怀山30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 、白蔻6克(中医治病以辨证为主,不同病症当不同对待,却不可盲目用药,用药需经专业医院医生辨证用药。)
黄芪、当归、白芍、川芎------益气养血
杞、蓉、桑、破故纸------补肝肾虚、化生精血
丹参、红花、肉桂-------活血、化瘀、通络;
大枣、炙甘草------养心安神;
山药、炒谷芽、炒麦芽、白蔻------醒脾开胃
方中中药分解:
黄芪:补气稓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
当归:养血和血、活血止痛、养血调经、润肠通便、降逆止咳、头痛、内伤发热;
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中止痛、平抑肝阳;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虚寒泻泄、软坚散结;
桑椹:补益肝肾、增液生津、滋阴养血、延年益寿;
破故纸:补肾壮阳、壮阳温寒、固精缩尿、温阳止泻、安胎止带;
丹参:活血调血、祛瘀止痛、凉血消肿、养血安神、补血益气;
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消肿排脓;
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调血和血;
肉桂: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月经不调、杀虫止痢、阴疽流注;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炙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炒怀山:健脾养胃、补肾涩精、补益肺气、血痹阻络、缓急解毒;
炒谷芽:和中消食、健脾开胃、热毒下痢、津伤烦渴;
炒麦芽:下气消食、和中开胃、行气散血;
白蔻:行气化湿、温中止呕、辟秽解毒。

![中医翻书你就祈祷吧[笑着哭]](http://image.uczzd.cn/16434675667043628166.jpg?id=0) 
                         
                        ![中医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好中医太难找到是真的[吃瓜]](http://image.uczzd.cn/12021583063831809781.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