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经非常头疼了,它绝对不会允许再出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所以,印度的未来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强力打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其实纵观近代史,全球霸主美国对于任何有机会挑战其地位的国家,从来都不会掉以轻心。无论是冷战时期的苏联,还是八九十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都曾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快速追近美国, 一度被认为有机会“翻盘”。但每当有国家的经济体量逼近美国临界线时,美国总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遏制。 不管是对日本的“广场协议”,还是对苏联的全面压制,都说明了美国对潜在对手的警觉和手腕。 中国能在过去二十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其特殊历史机遇。2001年美国遭遇重大安全事件,战略重心转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西方经济受重创,反而需要中国市场和资金“输血”。 中国就在这种“缝隙期”完成了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布局,逐步突破美国的产业封锁和技术壁垒。 当美国全面回头发力时,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轻松拿捏的新兴经济体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美国力差距虽仍存在,但博弈方式已然和当年对日本、苏联完全不同。 那么,印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美国“盯上”的新兴巨头?现在看,美国确实有意拉拢印度,给其转移部分产业链、增加投资、加强军事合作,表面上看是“扶持”,但根本目的是平衡中国,巩固自身在亚太和全球的主导地位。 可一旦印度经济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威胁到美国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国手里的工具箱绝不会闲着。 而印度自身的路,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曲折。首先是社会结构问题。虽然人口众多,年轻人比例高,但文盲和半文盲比例不低,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导致大批劳动力根本无法参与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而印度的语言、宗教、民族分裂极为严重,国家凝聚力和政策执行力都大打折扣。别忘了,印度的土地制度极为复杂,土地流转困难,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还有,印度的阶层分化和种姓制度至今仍在社会底层顽固存在,导致社会活力被严重束缚。如果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靠“改革开放”释放了巨大的社会动能,印度则始终被各种内耗和制度障碍拖住后腿。 再加上频繁的地方冲突和政策多变,印度经济虽然增长快,但很难形成像中国那样的工业体系和强大制造业基础。 更不用说一旦印度真有经济“突围”的迹象,美国是否会像当年对日本那样,用汇率、技术、资本市场等手段“踩刹车”? 毕竟美国现在已经被中国逼得焦头烂额,不可能再让另一个超级经济体轻松成长。外部压力和内部短板同时存在,印度未来的路注定坎坷,想要真正成为世界第三极,并不只是拼人口和增速那么简单。 所以,对于印度能否复制“中国奇迹”,我个人是持谨慎态度的。人口红利要转化为生产力,不只是增加工厂,更要有教育、政策、社会基础的全面配合。而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可能让印度的“高速路”变成“减速带”。 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