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每个孩子都在父母的舌尖舞蹈
好好说话,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
❶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吓唬孩子,威胁孩子的话
“再哭就不要你了,我不是你妈…”
通常孩子是会哭的更歇斯底里
因为孩子恐惧,孩子不能没有父母
这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
最近读了凡生意经,
作者对这个问题说的更透彻,
“孩子是生命树,父母是生命树的根
今天很多父母,看孩子不听话了,关你厕所,
关你阳台,说不要你了,把孩子推出门……
这都是用断根法。
用这个方法对孩子伤害是蕞大的。
这种方法不能随便用的”
详细内容查看图片
.
要想孩子的生命树枝繁叶茂
树根要深扎大地,滋养枝干
.
🍃否定孩子感受的话
“妈妈我好害怕”,“这有什么好怕的”
“哭什么哭,多大点事”
“妈妈我好痛”,“不痛不痛,要坚强”
“妈妈她打我”,“没关系,不疼不疼”
“妈妈我不开心”,“走带你买好吃的去”
.
无论孩子当下是什么心情,
都希望能和父母产生共鸣,
孩子才会感觉自己有所依靠,是安全的。
如果一再被否定,
孩子就不愿意跟我们说知心话了,
因为他觉得说了也没有用,干脆我就不说了
孩子就被父母推开了
.
同时未被妥善安放的感受,不会消失,
会进入潜意识,
经年累月这些感受会幻化成一种情绪就是愤怒
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
.
当然不是说,不让大家否定孩子,
可以在其他层面否定孩子,
但是不要在感觉层面否定他。
.
❷好好说话,认真对待孩子的感受
关于人的感受和情绪,
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感受/情绪,就像是送信的客人,
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
它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
每一种‘负向感受’,
也都有它的正向意义:
比如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
悲伤可能提醒我们珍惜、
生气可以推动我们去做出改变......
.
既然是客人,如果我们以礼相待,
收下并好好读读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
但如果闭门不接待,
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地不请自来,
怕你听不到,还可能敲门、砸门、甚至撞门......
.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
都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应该被认真对待。
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
而是会在孩子心中郁结,
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
更加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
.
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的机会
同样的因缘无法重现,
所有相遇的缘分,都是为了渡你而来。
人生中最珍贵的遇见,既是因果,也是一种偿还。
请珍惜和孩子的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