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
只要不停地纠正他、再纠正他就够了
.
❤️小事上消耗,其实消耗的是心力
幸福心理学家周梵说:
罪恶感是蕞快扼sha力量感的东西
越去评判谴责或纠正他人
事实上就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
.
同样,你喋喋不休的批评指责、否定和纠正
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反而会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
让孩子在羞耻、懊悔和自责中内耗
变得敏感、自卑、焦虑不已
.
❤️习惯性纠错,会让孩子越长越"笨"
加州大学的一项脑成像研究证实:
过度纠错,正是导致孩子大脑变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高频纠错会激活孩子大脑的“错误监测回路”
让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过度警觉的状态
消耗认知资源,让孩子没办法深入思考
.
试想一下:
假如我们自己工作或学习时
旁边总有人指手画脚"这样做不对"、"又错了"
我们也会变得畏手畏脚,大脑一片空白
.
那为什么父母如此乐此不疲
揪着孩子的小错不放?
本质上是因为父母情绪化
父母太焦虑,太过追求完美
面对这样的状态,怎么办呢?
.
❶生命的缘起不同,多一点理解
孩子为什么总是小错不断
正因为他们是孩子
.
好奇心的驱使、做事情的经验不足
动手能力弱,都会让孩子想要做好一件事
却往往力不从心
.
所以,你要知道,犯错不是孩子的本意
只是生命的缘起不同
这样你就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
也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
❷学会取舍,少一点执着
苏格拉斯说
人生蕞大的智慧
在于知道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
.
成长中的孩子都不完美
如果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一定要指出来
如果只是小事情,那就学会放下执念
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
衣服脏了,洗一洗
鞋子湿了,换一双
打翻水杯,擦一擦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
总有一天不会再把自己弄得脏兮兮
总有一天不会再轻易打碎碗
.
所以,你要做的是学会取舍
在大事上引领,小事上放手
做为孩子遮风挡雨的人
而不是将风雨带到孩子世界的人
.
❸多去发现闪光点,多给孩子正面的暗示
❹多一点耐心,成长需要时间
详细查看图片
.
六祖《坛经》中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
.
是啊, 生命是一场修行
而孩子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引路人
为人父母
我们或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完美,错误不断
但别忘了,这个在我们眼里不够好的孩子
恰恰是我们人生蕞好的摆渡人
.
你总是焦虑地追求正确
很可能你就是被纠错中长大的
先抚慰自己,曾经被这么严苛地对待
然后告诉自己不完美也没关系
.
愿我们都能在这场修行中,借孩子的光
照见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中生长,一生向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