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的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中俄经贸正经历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的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中俄经贸正经历一场汽车“压力测试”。他标志着一个机会主义的蜜月期彻底结束,现在拼的是真本事和长期眼光。   最近总有人问,中国外贸最大的坎在哪儿?不是美国的关税大棒,反倒藏在中俄汽车贸易的变局里,这波操作连普京都得偷着乐。   要说这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俄乌冲突后欧美车企集体撤出俄罗斯,留下巨大市场空白,中国车趁机补位,市占率从2021年的5%飙到2024年的60%甚至在2023年出口量直接破百万辆。   那时的口岸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车商们用无人机找车位一台车转手能赚3-4万,莫斯科街头的中国新能源车成了新风景,那时候谁都没想到这好日子说停就停。   2024年却成了转折点,4月起俄罗斯堵死了中亚中转的灰色渠道,以前靠低价报关避税的路子走不通了,所有车都得补齐关税和增值税。   更狠的还在后面,从10月起汽车报废税直接涨了70%-85%一辆200马力的进口车税费从6万飙到15万,而且每年还得涨10%-20%直到2030年。   这些政策变动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有车商吐槽月初出政策月底就执行,口岸囤的车瞬间变成死资产,莫斯科华人汽车城90%的中国车商全撤了展厅被BBA接手。   其实数据是最直观得,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跌了59.2%,成了出口前十国里跌幅最大的。   曾经赚疯的新车市场遇冷不少车型利润从几万跌到几千甚至要亏着卖,但普京的算盘打得精。   这些政策看似卡脖子实则在引导中国车企扎根,俄中商会的代表说得明白这是成长的烦恼,想长期立足必须搞本地化生产。   你看那些早有布局的车企就稳得多,长城2019年就在图拉建了工厂,现在产能要扩到20万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65%,奇瑞在俄有多个品牌,光2024年销量32.5万辆占了两成市场。   其实俄罗斯也没把路堵死,西方车企留下的产能能复用还有特殊投资协定能保障权益,就看中国车企会不会用,有品牌已经和俄国家技术集团合作拿政府订单稳赚不赔。   更关键的是双方在坐下来解决问题,2024年底中俄合格评定工作组专门开会,商量简化汽车认证、设立认证分支机构的事规则在慢慢对齐。   然而现在的局面很有意思,新车遇冷二手车却逆袭了,绥芬河口岸每天都在发二手车中国车源在俄二手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成了车商新赛道。   这哪是打垮中国?分明是筛掉投机者留下真玩家,普京要的不是短期利益是能带动俄本土产业的长期合作,从这个角度看他确实笑到了最后。   要知道中国车企也在醒悟,以前只顾卖车售后缺失让俄罗斯消费者吐槽不断,现在开始建维修网点、培训技师口碑慢慢拉回来了。   这场压力测试其实是好事,没有永远的蜜月期靠规则维系的合作才更长久,中俄汽车贸易的变局恰恰说明两国经贸在向更成熟的阶段迈进。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中国车商在俄这5年:暴利期、退场者与新生存法则》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