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万一普京的接班人是亲美派,那我们不光北部的边境安全要受到影响,就连在联合国的话语权,都有可能遭到重创! 普京执掌俄罗斯25年,从叶利钦手里接过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用铁腕平定车臣叛乱,摆脱了之前亲西方的软弱路线,硬生生把俄罗斯拉回大国行列。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里,俄罗斯这些年的外交路线、国家航向,几乎和普京个人深度绑定,他的强硬风格成了国家标签,可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也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毕竟没有哪个领导人能永远执政,一旦他谢幕,俄罗斯的方向随时可能变。 现在的俄罗斯,其实站在两条路的十字路口。 一条是偏向西方的务实路线,比如曾经当过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之前就有过对西方温和互动的痕迹,2011年联合国关于利比亚的投票,他就选择了弃权,没跟中国站在一边。 这条路线的想法很直接:跟西方缓和关系,换取制裁松动,解决国内经济难题,毕竟俄罗斯经济至今还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西方制裁和卢布贬值的压力一直没断。 另一条就是延续现在的强硬路线,普京近年推的“英雄时代”计划就是信号,专门从俄乌冲突的退伍军人里选拔领导者,甚至让28岁的老兵直接当区长,背后是俄乌冲突激化的民族主义情绪。 虽然国内的“光头党”这类极端组织被压制了,但他们以前有过针对中国人的暴力行为,要是这条路线走到底,虽然可能继续跟中国合作,但极端民族主义也可能带来新的麻烦。 不管俄罗斯选哪条路,对中国来说都是考验,这也是为什么要“防着点”,不是要跟俄罗斯翻脸,而是要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首先是联合国的话语权,现在中俄在安理会投票的一致率很高,2025年预计能到92%,很多不利于中国的议案都靠两国一起否决。 可历史上也有过一致率下降的时候,要是俄罗斯换了亲美领导人,不再跟中国站同一立场,中国在国际上就少了个关键伙伴,说话的分量会大打折扣。 然后是能源安全,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能源贸易占了三分之一,俄罗斯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 但乌克兰为了加入北约,宁愿牺牲经济利益的例子就在眼前,说明政治决策有时候会压倒经济理性。 万一俄罗斯接班人想靠讨好西方解除制裁,限制对华能源出口,中国的能源供应就会受冲击,这可不是小事。 最关键的还是北部边境安全,现在中俄靠《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保持着和平,可这种和平的基础是战略互信,不是光靠条约文本。 要是俄罗斯转向亲美,允许美国在西伯利亚建军事基地,或者纵容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把矛盾转嫁到中国身上,原本安稳的边境就可能变成新的压力线,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是直接威胁。 国际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现在跟俄罗斯是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应对西方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与其被动等待俄罗斯的变化,不如主动做好准备,比如在“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框架下深化合作,让合作变得更多元、更有韧性。 毕竟,只有提前为各种可能性做好预案,才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突然的变化打个措手不及。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