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  最近国际政坛的一则表态让人看得有点懵,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开宣称,他已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电话,两人达成了一致意见:中国应该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理由是这样才能迫使俄罗斯尽快结束战争。 斯塔默还言之凿凿地补充,说特朗普政府对俄实施制裁后,俄罗斯已经明显“力不从心”,而乌克兰的处境也因此变得“更加好了”。 这番话听起来义正辞严,但只要对照2025年10月的最新现实,就会发现简直是与事实背道而驰。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清清楚楚地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俄能源贸易再创新高,光是进口俄罗斯原油就达到7800万吨,天然气更是超过350亿立方米。 尤其是8月份,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同比激增17%,达到46.3亿立方米的历史峰值。 现在俄罗斯已经稳稳坐上中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国的宝座,占比高达32%。一边是西方政客的口头施压,一边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持续升温,这种反差实在太过刺眼。 首先得说,斯塔默和特朗普的判断是不是有点脱离现实? 他们口中俄罗斯“力不从心”,可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俄罗斯油气收入预计能达到1060亿美元,2024年GDP增速更是飙到4.6%,这哪是扛不住的样子? 反而像是越制裁越赚。而所谓乌克兰“处境变好”,更像是自欺欺人,2024年乌克兰就因为补给耗尽丢了阿夫杰耶夫卡,现在连155毫米炮弹都快打不起了,欧洲一年的供应量还满足不了乌军六分之一的需求,这处境好在哪? 更讽刺的是西方的双重标准。 欧盟天天喊着制裁俄罗斯,可2024年悄悄买了1650万吨俄罗斯LNG,法国的进口量直接翻倍,奥地利更是连续10个月80%以上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 自己一边买得欢,一边却要求中国停止采购,这脸皮也太厚了点。 其实中国买俄能源,本质就是单纯的市场选择:俄罗斯对华天然气未来要增至每年1000亿立方米,价格比欧洲低近三成,有便宜又稳定的能源不买,难道非要花高价买别人的? 俄罗斯早就把算盘打明白了,“转向东方”的国策让它成功避开了西方制裁的围堵。 对欧洲管道气出口降了45%,但对华出口直接补了上来,再加上塞尔维亚等国的新协议,能源市场根本不愁。 而最大的赢家其实是美国,欧盟减少俄气进口后,美国对欧LNG出口暴增60%,占了欧洲LNG进口的六成,坐收渔利笑得合不拢嘴。 斯塔默和特朗普联手施压,说白了就是眼红中俄合作,自己的制裁没起到效果,就想拉上中国买单,这如意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能源安全握在自己手里,哪能听别人指手画脚? 西方越闹,中俄联系反而越紧,等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通了气,俄罗斯的能源出路更宽,谁还能卡得住它的脖子? 说到底,斯塔默和特朗普的施压,本质上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以为靠政治操弄就能左右他国的市场选择和外交决策。 但现实已经证明,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双重标准更站不住脚。 国家间的合作应该基于平等互利,而不是强权施压。 中俄能源合作的升温,恰恰说明顺应市场规律、尊重彼此需求的合作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