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当人口老龄化成为时代课题,沈阳正以“民生温度”叠加“产业高度”给出破题思路。10月28日,沈阳国际生命健康城子项目——沈阳椿熙国际康养综合体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这个全国首个集养老产业集群孵化、银发经济标准化建设与银龄内容首发经济于一体的示范项目,不仅为沈阳老人勾勒出“医疗+康复+养老”的幸福图景,更以铁西为支点,撬动东北亚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走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二号路以南、细河之畔的25万平方米土地上,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画卷正加速铺展。作为沈阳市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核心工程,沈阳椿熙国际康养综合体由中德开集团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7.5万平方米,首期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获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计划今年12月开工。
项目以“国际银龄产业发展交流中心”“东北亚银发经济枢纽”为定位,不仅要解决“老人去哪养老”的民生问题,更要搭建跨国界合作平台——将东方孝亲文化与全球康养理念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沈阳养老模式”。
对沈阳老人而言,这个综合体意味着“家门口的优质康养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在照护中心享受24小时专业护理,健康老人可在活力社区参与旅居康养、兴趣活动,居家老人还能预约上门助餐、康复服务。而对东北亚区域来说,这里将成为康养资源的“集聚地”——医疗设备、智能穿戴、健康食品等产业链资源将在此整合,逐步形成百亿级康养产业群。
从解决“一个老人的养老”,到撬动“一个区域的产业”,沈阳正以椿熙项目为起点,让“银发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王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