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曾国藩剿捻无功,而手下刘铭传与陈国瑞竟发生内斗。陈国瑞杀了20多名淮军,抢了300多条洋枪。次日,刘铭传冲进对方大营,杀了40多名清兵,关了陈国瑞三天。怎么处理,曾国藩犯难了。 1865年,曾国藩正被捻军搞得焦头烂额,剿捻无功,后院还着火了。 他手下两员大将,淮军的刘铭传和悍将陈国瑞,居然在山东济宁干起来了。这可不是小摩擦,是真刀真枪的火并。 陈国瑞这家伙,看上了刘铭传部队的装备。刘铭传的“铭军”是淮军精锐,洋枪多。陈国瑞眼红,一不做二不休,他居然带着亲兵搞突然袭击,冲进淮军的营地抢武器。这一仗,杀了人家20多个淮军士兵,抢走了300多条洋枪。 消息传来,刘铭传当场就炸了。第二天,他亲自带兵,直接冲进了陈国瑞的大营。陈国瑞的部队哪是“铭军”的对手,刘铭传也没客气,当场反杀了40多名清兵,把陈国瑞本人给活捉了。 抓了之后怎么办?刘铭传也光火,直接把陈国瑞给关了三天,每天就给点稀粥喝,饿不死你,但也让你终身难忘。 这下,皮球踢到了总指挥曾国藩那里。 曾国藩真是犯难了。这叫什么事?前线捻军还没平呢,自己人先打了个你死我活。 按军法,陈国瑞这行为,妥妥的叛乱,枪毙十回都够了。可问题是,这个陈国瑞,他不是个一般人。 陈国瑞,湖北人,从小就是个混混,父母双亡,十几岁参加了太平军。后来投降了清军总兵黄开榜,还认了干爹。他是真不怕死,冲锋陷阵,在军中外号“红孩儿”,因为他长得俊,打起仗来又狠,很快就打出了名堂。 所以,他一路高升,深得漕运总督吴棠的宠信。吴棠对陈国瑞,简直是“如奉骄子”,要啥给啥,陈国瑞的部队也迅速壮大。 后来,他又归了僧格林沁指挥。僧格林沁是蒙古王爷,朝廷柱石,陈国瑞在他手下,更是嚣张,战功也越来越多,黄马褂都赏了。 可以说,陈国瑞就是一匹烈马,能拴住他的,只有僧格林沁。 可就在1865年,火并刘铭传的前一个月,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战死了。 这下,陈国瑞的“紧箍咒”没了。他彻底放飞自我,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抢刘铭传的枪。 曾国藩看着这份报告,头都大了。 这后台太硬,曾国藩也得掂量。最后,他只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处理结果是:撤去陈国瑞的帮办军务,革去黄马褂,但“暂留处州镇戴罪立功”。 你以为陈国瑞会收敛?那你就太小看这位“魔王”了。 曾国藩放过他,他转头就去惹了个更大的麻烦。他有个义子叫陈振邦,也是个总兵。不知道为什么,陈国瑞突然要杀他这个义子。陈振邦吓得赶紧跑,跑到哪?跑到了他恩人吴棠的漕运总督衙门里躲着。 吴棠出面调解。陈国瑞连吴棠的面子都不给,非要杀。 吴棠把他藏了起来。陈国瑞一怒之下,当天半夜,亲率几百亲兵,直接攻打了漕运总督衙门! 他要干嘛?他要抢人! 守卫关紧大门,大骂他忘恩负义。陈国瑞在外面喊:“以子叛父,他才是反贼!”他连破两道门,打到内宅门口,攻不进去,双方隔门对骂。陈国瑞急火攻心,居然用头去撞门,“突然痰涌气厥,颓然扑地”,自己气晕过去了。 这事闹得天翻地覆。你猜怎么着? 他的恩人,被他攻打衙门的吴棠,上奏朝廷,居然还在保他。吴棠说:“陈国瑞患病疯狂”。 最后,朝廷把他“押送回籍”,勒令养病。 一个敢带兵攻打总督府的悍将,最后以“精神病”为由,不了了之。 这还没完。 在家没待两年,朝廷又缺能打仗的了。1867年,经人推荐,陈国瑞又被启用了。这次,他抱上了更粗的大腿——醇亲王奕譞。 奕譞是谁?光绪皇帝的亲爹,慈禧的铁杆。 陈国瑞这下更牛了,连左宗棠都不放眼里。他公然去左宗棠的军营“挖墙脚”,许诺高薪,还说“赌博、鸦片不禁,抢夺不禁”。左宗棠的兵跑了800多个。 左宗棠气得亲自登门找陈国瑞要人,陈国瑞当面答应,回头屁都不放一个。左宗棠暴怒,上奏弹劾。 朝廷怎么处理的?一边安抚左宗棠,说“岂可与钦差、督抚平行”,一边就把陈国瑞调到山西,离左宗棠远点,这事就算过去了。 陈国瑞最“高光”的时刻,是1870年的“天津教案”。 他当时是天津提督,奕譞是激烈反洋教的。陈国瑞在第一线,亲自煽动民众,鼓动烧教堂。法国人点名要处死他。 这事最后又是曾国藩去处理。曾国藩顶着巨大压力,拒绝了法国的要求。但他怎么处置陈国瑞的? 在奕譞的庇护下,曾国藩只能“敷衍审讯一通”,然后上奏说,陈国瑞亲口供述,这事跟他没关系。 最后,陈国瑞又去“养病”了。 从1865年火并刘铭传,到攻打总督府,再到挖角左宗棠,最后到煽动天津教案,哪一件不是死罪? 可陈国瑞,一次次“戴罪立功”,一次次“患病疯狂”,一次次“奉旨养病”。 什么军法,什么制度,什么纲纪,在一个能打仗的“混混”和几个手握重权的“后台”面前,统统失效。 曾国藩为什么犯难?他不是在为陈国瑞一个人犯难,他是在为这个已经烂到根子里的体制犯难。他想当个“裱糊匠”,可这房子,已经到处都是陈国瑞这种“白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