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快讯!快讯! ​美国能源部长突然宣布 ​10月27日,美国能源部长赖特对外宣布

快讯!快讯! ​美国能源部长突然宣布 ​10月27日,美国能源部长赖特对外宣布:未来5年,美国天然气出口要翻番,要是需求够大,未来5-10年可能再翻番。同时,美国还希望8到15年内实现核聚变发电。 赖特甩出这句话时,身后站着十几家能源公司老板。他刚上任不到一年,过去是自由能源公司CEO,兜里揣的全是化石燃料生意经。 2025年美国干气产量预计冲到1071亿立方英尺/日,比2024年还高。供应多的直接结果就是价格低,2024年亨利港的天然气均价才2.21美元/mmBtu,这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基础。 2025年1到8月,美国LNG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暴涨22%,冲到690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墨西哥湾沿岸新终端的投运以及亚洲和欧洲长期合同的支撑。 欧洲成了美国天然气最大的买单冤大头。2025年前8个月,欧洲进口美国LNG量猛增61%。原因很直白:上一采暖季结束后欧洲库存见底,风电水电又不给力,只能硬着头皮买。 欧洲人买美国LNG的价格是1.08欧元/立方米,而俄罗斯气只要0.51欧元。差价整整一倍,这谁受得了? 卡塔尔正在疯狂扩产,计划到2030年把产能从7700万吨提到1.42亿吨,要抢全球40%的新增供应。人家成本更低,美国的价格优势迟早要完。 美国能源部嘴上说出口不影响国内价格,可2025年10月的天然气期货已经涨到3.03美元/mmBtu。别忘了2024年1月寒潮时,气价一度飙到13.49美元/mmBtu。出口激增只会让这种波动更频繁。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2025年刚完成超导磁体制造,还在实验验证阶段,离商用远着呢。美国最牛的CFS公司也只敢说2030年代初建电网级电站,这意味着发电最快也得2040年。 更打脸的是,核聚变核心部件还得靠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协同制造,美国自己根本玩不转。赖特定的8到15年时间表,明显是打了折的乐观。 美国能源政策最分裂的地方就在这儿。一边猛扩天然气出口,要建更多液化终端和管道。一边又押注核聚变,想替代化石能源。 短期投入根本统一不了。扩大天然气出口需要数百亿美元建基础设施,这等于强化化石能源地位。而核聚变研发也要烧钱,能源部明说“未来资金取决于国会拨款”。 德州页岩气田的钻机昼夜不停,路易斯安那州的LNG码头灯火通明。欧洲工厂为天价天然气叫苦连天,美国能源公司的财报数字却节节攀升。 核聚变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盯着数据皱眉。他们知道,从实验装置到商业发电,中间隔着一万个技术难题。而国会的拨款法案,还在没完没了地扯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