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在云南,有时候人和野外只隔着一扇没锁的院门。 住在普洱思茅区糯扎渡镇的李大姐,家

在云南,有时候人和野外只隔着一扇没锁的院门。 住在普洱思茅区糯扎渡镇的李大姐,家里靠三亩甘蔗地和小型养猪场过活,日子平淡却安稳。 那天上午,丈夫老周要去镇上拉预订的猪饲料,想着来回就一个多小时,院门没锁,只是轻轻推上。 李大姐正在里屋陪三岁儿子搭积木,小家伙举着黄色积木块,吵着要搭 “比大象还高的房子”。 突然,院子里的土狗 “阿黄” 开始狂吠,声音又急又亮,比平时听到陌生人来的时候凶多了。 李大姐一开始还笑着跟儿子说 “肯定是爸爸回来了,阿黄都等不及了”,边说边往门口走。 可刚走到堂屋门槛,她就看见院坝里站着一头大象 —— 灰黑色的身子比家里的猪圈还高,耳朵像两把大扇子似的慢慢晃着,正往院子中间挪。 李大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本能地想去关院子西侧的钢管围栏门,可大象已经离门不到三米,蹄子踩在水泥地上咚咚响,根本来不及。 她赶紧转身往屋里跑,进屋后还顺手把木门反锁了,然后抱着儿子躲在窗户旁边,偷偷看着院子里的大象。 大象在院子里转了大概十五分钟,就用长鼻子拨弄了几下晾在绳子上的玉米棒子,连旁边堆着的柴火垛都没碰,之后就慢悠悠地走出了院门。 李大姐后来跟邻居说,这已经是今年第四次看到大象来村里了,上次有一头小象还踩塌了村东头张大爷家的鸡窝,赔了五只下蛋的母鸡。 老周有个习惯,每次大象走了之后,都会在院门口摆上几根削好的甘蔗,他说这是跟护林员学的,大象记路,下次来看到有吃的,就不会乱拱东西了。 其实在云南,像西双版纳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周边、普洱的澜沧江边,好多村子都跟野象的活动区域重叠,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4 年的亚洲象保护工作报告里说,现在亚洲象数量已经从十年前的 250 多头涨到了 300 多头。 一到冬春季节,山上的野果和嫩枝少了,大象就会顺着河谷往下走,找村民种的玉米、甘蔗这些糖分高的作物当食物。 村民们都知道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打也不能硬赶,所以村里前年就统一装了手腕粗的钢管围栏,每段都有两米多高,还拉了细密的铁丝网。 护林员小周他们每天都会飞无人机巡查,山上还装了二十多个红外相机,哪个象群往哪个村子方向走,都能实时传到护林站的电脑上。 只要发现象群离村子不到两公里,护林员就会把预警信息发到村里的微信群,村口的大喇叭也会循环喊 “象群要来了,大家关好门窗别出门啊”,连村里八十多岁的王奶奶都知道赶紧往屋里躲。 这件事被老周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后,好多网友都留言,有网友说之前看过《中国亚洲象保护现状》论文,里面说亚洲象智商相当于四五岁小孩,只要不惹它们,一般不会造成损失。 还有网友调侃说,这大象要是真发脾气,别说没锁的院门了,就算是砖瓦房都可能给拱个窟窿,主动放点吃的确实稳妥。 其实这事儿看着偶然,却是生态变好的证明 —— 大象多了,说明咱们的环境越来越适合它们生存,但也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影响,当地现在给种甘蔗、玉米的村民发生态补贴,庄稼被大象吃了还能申请赔偿。 这样既保护了大象,又让村民的生活有保障,也算是找到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平衡了。 你们要是住在这样的村子里,看到大象来院子里,第一反应会是先躲起来还是先看看大象在干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