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全国首创!垃圾分类变真金白银

台海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近日,厦门市翔安区成功打造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减排量交易案例,不仅让垃圾分类有了“新价值”,还为生态保护开辟了新路径,让垃圾分类变成真金白银。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的2250吨碳减排量,由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以自愿认购碳减排量的方式,履行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

据了解,鼓岩社区早在2019年就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社区的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分出率达到45%以上,位居全区第一,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此次交易首次将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实现的碳减排量,转化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履行载体,不仅使垃圾分类的碳价值得到实质性体现,更拓宽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履行路径和出口,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作为全国首创“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减排量交易模式的践行者,厦门市去年推动了全国首宗垃圾四分类、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生厨余分类和资源化碳减排量交易落地,通过“碳减排量交易”串起垃圾分类、生态保护、资源化利用等领域。今年,厦门市还发布了《厦门市居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碳普惠方法学》,拓展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最终贡献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

[台海网报料渠道]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