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终极通胀对冲工具?美国一男子疯狂囤积500万枚5美分硬币!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

终极通胀对冲工具?美国一男子疯狂囤积500万枚5美分硬币!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位金融从业者的做法,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他的投资策略听起来比股市炒作还要机智。   一年多的时间,他收集了500万枚美国5美分硬币,硬币不多,但他考虑的可不仅是面值,背后隐藏的金属价值才是关键。   他利用镍和铜这两种金属的波动,通过硬币这项“另类投资”应对通胀风险,真是“有眼光、会算账”。   他在推文里晒出来的照片显示,堆满车库的硬币让人心生敬佩——大号收纳箱里一枚接一枚,整整齐齐,像是一个金融版本的“藏宝库”。   这个策略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每一枚5美分硬币的背后都藏着几千分的智慧,你想,5美分硬币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金属块,但它的成分却恰好与金属市场紧密挂钩。   每一枚5美分硬币含有75%的镍和25%的铜,而这两种金属正好是市场中最具波动性的资源之一,尤其是镍,最近几年的市场波动相当大,最高时每吨镍的价格一度突破3万美元,而铜也一直在8000美元左右的价位浮动。   于是,男子开始了一项“长期战略”,他的计算也相当简洁:500万枚硬币,几乎是25吨的重量,其中镍的份额大约为18.75吨,而铜为6.25吨。   这些数字不单单是他想法的支撑,还真能让人“惊叹”,根据当前的市场数据,他这些硬币中的金属价值要比面值高出不少,尤其是在金属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这笔账似乎更加划算。   根据10月26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计算,仅镍和铜的金属价值就能超过33万美元,较硬币本身的面值25万美元,足足多了8万多美元,这种稳赚不赔的局面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表示,自己也想“跟着抄作业”。   不过,市场固然有机会,也有风险,虽然美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将硬币熔铸成金属,但《硬币age法案》中明确提到,故意损毁或熔铸流通货币用于牟利或者欺诈,可能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监禁的惩罚。   对此,这位男子并不慌张,他回应说已经咨询过律师,只要不是大规模熔铸影响货币流通,少量熔铸处理个人硬币似乎不会有问题,他也表示,自己不过是“备着选项”,不一定会真的去熔铸这些硬币,毕竟,这项“保险”只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波动而已。   放眼全球,镍和铜的价格的确有上涨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两个金属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镍,它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需求缺口明显。   男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大手笔囤积这些硬币。至于为什么囤积硬币,而不是单纯投资贵金属,答案显而易见:硬币作为法定货币,一直保持其面值不变,未来即使金属价格大跌,硬币本身依旧能流通;但如果金属价格大幅上涨,熔铸这些硬币也能收获可观的利润,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实际上,这种投资方法和历史上的经典案例颇有几分相似,1960年代,巴菲特就曾经做过类似的操作,他看准了美国10美分和25美分硬币的金属价值,随着金属价值的飙升,巴菲特通过囤积这些硬币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男子的操作几乎复刻了当年的投资手法,只不过他更精确地计算了金属的波动,并选择了“与铜镍相关的硬币”作为保值工具,完美地避开了直接投资的风险。   不过,这种操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着复制的,毕竟,美国对硬币熔铸有明确的法律限制,一旦被发现大规模熔铸硬币,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男子的这个策略有一个前提——他非常清楚自己所操作的边界,如果他在未来真的实施熔铸计划,必定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且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储存这些硬币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像他所说的,30吨硬币堆在车库里占据了大半个空间,搬运、储存都得花费不少力气,更不用提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为这些硬币购买了财产保险,并在车库里安装了监控。   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金属价格的走势,尤其是铜和镍的市场变化,这使得他的投资不断增值。眼下,硬币的金属价值还在缓慢上涨,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铜和镍的价格或将再度走高,他的小算盘打得很精,他通过硬币这一另类资产对抗通胀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既稳妥又高效的路。   说到底,这位男子的投资之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市场上的一切波动,都是风险和机会并存的,而最聪明的投资者,往往是在波动中发现价值的那一位。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