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电力系统。为什么,俄罗斯战略精确打击,只袭击第聂伯罗河左岸目标,就是不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目标?俄罗斯军方到底想要怎么样?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越来越有针对性。从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俄军就没少用导弹和无人机砸乌克兰的电网,但最近几个月,这种打击模式变了味。英国《每日电讯报》和其他西方媒体报道过,俄军特别钟情于第聂伯罗河左岸的那些火电厂、水电站和变电站。 左岸指的是河东侧,那边是乌克兰东部和中部地区,工业和军工企业扎堆,电力需求大。俄军这么干,不是瞎炸,而是有计划地想制造电力不平衡。乌克兰能源专家分析,左岸的电力消耗本来就高,俄罗斯通过摧毁那边的发电和输电设备,让东部地区陷入缺电困境,而右岸的西侧地区电力相对充裕,却因为传输线路被卡住,没法有效支援。 拿具体例子说,2025年10月10日左右,俄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击,用上百架无人机和导弹砸向乌克兰九个地区的能源设施。基辅市长克里琴科报告,当时基辅东侧,也就是左岸部分,整个断电了,水供应也出问题。公寓楼被碎片砸坏,居民区一片漆黑。 这次攻击不是头一回了,之前9月份,俄军就瞄准了左岸的热电厂和变电站,导致乌克兰全国性停电风险上升。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说,这种打击让左岸的热电和水电产能大幅下滑,东部的军工厂和民生用电都受重创。俄罗斯的逻辑很简单:不直接打核电站,避免引发大面积核泄漏,那样会波及周边国家,包括他们自己。但左岸那些非核设施就成了软柿子,砸起来没那么多顾虑。 为什么不碰右岸?右岸是河西侧,那边有乌克兰主要的核电站,比如里夫内、南乌克兰和赫梅利尼茨基核电厂。这些核设施提供乌克兰一半以上的电力,要是打坏了,冷却系统出故障,容易酿成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多次警告,这种风险太高。俄罗斯占领了扎波罗热核电站后,也没敢乱来,虽然他们控着六个反应堆,但一直保持冷停堆状态,就是怕外部电力中断导致熔毁。 2025年9月底,扎波罗热外部电力断了三天多,靠柴油发电机撑着,西方专家怀疑俄罗斯在玩火,但他们最终修复了从乌克兰控制区过来的线路。这说明,俄罗斯在核安全上还是有点底线,不想把事闹大到国际干预的地步。乌克兰方面指责俄罗斯故意破坏线路,制造危机,但俄罗斯反咬一口,说是乌克兰在轰炸。总之,核电站成了禁区,俄罗斯的打击策略绕着走。 俄罗斯这么干的目的是啥?从战略上看,他们想把乌克兰的电力系统撕裂成两部分。左岸东部是冲突焦点,那边军工复合体多,坦克组装、弹药生产全靠稳定电力。缺电了,这些工厂产量掉,军队后勤跟不上。媒体报道,乌克兰东部现在轮流限电,一天24小时只供8小时电,居民点蜡烛过日子,医院用备用发电机,工厂轮班干活。 俄罗斯通过持续打击,削弱乌克兰的民心和士气。英国国防部情报显示,这种攻击不光是破坏硬件,还想让乌克兰人觉得日子过不下去。2025年10月11日,基辅中心区公寓被导弹碎片击中,东岸断电,百万居民没电用。这让乌克兰政府压力山大,得从欧洲进口电力设备,修电网花大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