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采访印度人,问了他一个问题:全球平均智商排名前四的国家是哪些? 这个问题一抛出,印度人的回答直接把采访变成了“段子现场”。 他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印度!” 记者当场拆台,说印度根本不在榜单里,没想到这一下彻底点燃了印度人的“反驳欲”。 他拍着胸脯反驳,说记者手里的是“假名单”,还列出一堆“证据”:世界上的医生、工程师全是印度人,“零”是印度发明的,光纤也是印度搞的,“印度人发明了一切”,怎么可能智商不高? 记者忍不住补了句“巴基斯坦医生比印度还多”,更让人大跌眼镜的回答来了——印度人理直气壮地说:“那是因为巴基斯坦是从印度分出去的!” 合着邻国的成就,在他眼里都成了印度的“衍生成果”,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接着记者开始引导,提示第四名的国家有动漫和寿司,正常人都能联想到日本,可这位印度人却接连猜了菲律宾、尼日利亚,连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寿司都不知道,文化常识的匮乏让人哭笑不得。 等知道第三名是荷兰,他又立刻飘了,说要移民过去,还笃定“凭我的高智商,到了荷兰肯定比其他人都聪明”,这迷之自信简直溢出屏幕。 直到记者说出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印度人彻底破防了。 他没想着核实数据,第一反应是质疑:“这个榜单是谁做的?”当听到答案是ChatGPT时,他更是嘴硬到底:“ChatGPT的智商真低!” 可现实不会因为嘴硬就改变。 2023年《世界人口评论》的全球平均智商排名显示,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包揽前四,印度则排在第34位,平均得分只有76.2。 更扎心的是,印度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仅77.7%,而中国同期数据是97.3%,将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根本不是靠“嘴炮”能抹平的。 在Quora上,还有印度人不服气,说2024年排名里中国平均智商107排第二,印度99排第42,质疑“同样是文明古国,为啥差这么多”。 还拿硅谷印裔CEO多、印度诺贝尔奖得主比中国多来说事,觉得数据是“故意排的”。 可美国网友一眼看穿本质,印度裔CEO多,更多是因为擅长用英语表达,在西方组织里占了优势,但他们多是“维护者”,而非中国企业那样的“创新者”。 印尼网友直接点出印度人的问题,行动迟缓、不愿努力,还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待着。 法国网友更实在,指出智商测试得先识字,印度文盲率那么高,就算比受教育群体,中国分数也更高。 说到底,印度人总爱用“个别精英”代替“整体水平”,用硅谷的几个工程师、拿过的几个诺贝尔奖,掩盖基础教育薄弱的现实。 就像那位接受采访的印度人,连寿司对应哪个国家都不知道,却坚信自己智商超群,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才是印度在智商排名上落后的关键。 毕竟,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靠嘴说,而是靠扎扎实实的教育普及、靠全民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印度恐怕还得好好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