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广东东莞一家公司因为车间厕所长期漏水,没有一个员工向公司反映,公司对该车间所有员

广东东莞一家公司因为车间厕所长期漏水,没有一个员工向公司反映,公司对该车间所有员工从上到下都进行了处罚,包括车间主管和班长,罚款用于月底给员工加餐。 10月25号,东莞有家科技公司的处罚通知在网上传开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这家公司的发泡车间厕所,从十月初就开始漏水,哗哗的水流了半个多月,不光白浪费了自来水,车间总闸每月还多跑几十度电,到后来连地下电路都快被泡坏了。   直到行政部例行检查才发现这个隐患。   公司调监控一看,这半个多月里有几十人次用过这个厕所,车间里的18个员工,上到主管下到普通工人,没一个人跟公司反映过。   管理层一怒之下就下了处罚通知,普通员工每人罚20块,班长罚50块,主管罚100块,还特意说明罚款会留到月底给大家加餐。   公司这么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目的。   他们觉得这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了反而没人愿意担责,每个人都想着“总会有别人说”,最后就成了集体沉默。   用罚款的方式,尤其是主管罚得最多、员工最少的层级处罚,就是想给所有人提个醒,让各级都把责任扛起来,这也是不少制造企业常用的管理法子。   这件事出来后被人发到网上,网友的观点就分成了两种,支持和反对的看法就掐上了,核心就绕着集体意识和责任划分这两点。   支持公司的人觉得,这根本不是罚多少钱的事儿,是要治治那股“事不关己”的冷漠劲儿。   有人说自己之前在搅拌站上班,女厕所水管断了漏得厉害,同事们都摆手说“又不是我弄的,不管”,最后还是自己不忍心去找了机修。   厕所漏水这么明显的事儿,18个人天天路过不可能没发现,说白了就是没把公司的事当回事,连小学教的爱护用水都忘了,罚一下才能唤醒责任心。   在他们看来,就算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看见问题多说一句,是最基本的集体意识。   反对的声音也挺有道理,关键就卡在责任划分上。   有生产线的工人就说了,自己是来打螺丝的,水管漏水、电闸跳闸这些事,本来就不归自己管,凭啥要受罚?   更有人直接翻出了劳动法的说法,企业罚款得有两个硬前提:员工确实违纪了,规章制度也得合法合规。   这18个人里,说不定有人没太留意,有人以为别人已经报了,压根算不上违纪,让所有人一起担责的“连坐”,上海以前就有类似案例被律师指出不可取。   而且大家都知道,厕所平时是归行政部管的清洁工负责,不是车间员工的活儿,责任边界本来就不清不楚。   公司的心思能理解,就是想通过这么件小事立规矩,让员工多些集体意识,别再遇见问题就躲着走。   但他们可能没琢磨透,集体意识从来不是靠罚款逼出来的。   有工厂就做得挺聪明,给每个区域设了“责任岗”,厕所归临近工位的员工负责检查,发现问题上报就给50块奖励,既明确了谁来管,又用奖励调动了积极性。   还有企业弄了个扫码报障系统,手机扫一下就能提交问题,后台还能实时盯着处理进度,根本不会出现“没人管”的情况。   话说回来,这个罚款到底该不该罚,18个员工是不是都该担责?   有人觉得冷漠就该罚,也有人觉得责任没划清凭啥连坐。   要是你在单位看见厕所漏水这种浪费的事儿,明明知道可能有隐患,却没人主动反映,你觉得公司该罚那个车间的所有人吗?   要是你在那个车间里,会主动跟领导说吗?欢迎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