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美国共同宣布了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并表达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 特朗普一开口就说“我们能达成对两国都不错的协议”,卢拉也笑呵呵地回应“巴西和美国之间没理由冲突”。 这可有意思了。 今年7月,特朗普还对巴西挥起了50%关税大棒,理由是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当时巴西可没怂,直接启动了"主权巴西计划"——300亿雷亚尔信贷支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结果呢?8月对中出口涨31%,对印涨58%,总出口还涨了3.9%。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这两国之间的关系还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冬天。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巴西挥起了关税大棒,一刀切下去就是50%的幅度,理由听起来甚至有些牵强,竟然是涉及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 这操作在当时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贸易制裁和另一个国家的内政司法问题挂钩,这无疑是在试探国际关系的底线。这力度,摆明了是要给巴西一个下马威,看看这个南美大国会如何接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巴西可没选择退缩。卢拉政府几乎是立刻就启动了名为“主权巴西”的宏大计划。 这可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地拿出了300亿雷亚尔的信贷支持,明确告诉国内的企业家们,尤其是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巨头,“别怕,国家是你们的后盾,大胆地走出去找新市场”。 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铺开,核心思想就一个: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北美这个篮子里。 那么,这套组合拳打出去,效果如何呢?结果相当出人意料。就在关税生效后的第一个完整月份,8月份的数据一出来,好家伙,巴西的出口不仅没萎缩,反而逆势上扬。 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暴涨了31%,对印度的出口更是飙升了58%。这两个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完美填补了美国市场可能出现的空缺。 最终,巴西当月的总出口额还实现了3.9%的增长。这个数据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认为巴西会就此屈服的预测家脸上。巴西用事实证明,世界很大,朋友很多,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那么,眼看巴西不仅没被打垮,反而活得更好了,美国那边又是什么反应呢?这就回到了10月26日吉隆坡那场看似其乐融融的会晤。 特朗普的主动示好,卢拉的笑脸相迎,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或许,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位务实的商人出身的总统来说,当发现一拳打在棉花上,甚至棉花还反弹了,那么继续硬碰硬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 关税战没有达到预期的“惩罚”效果,反而可能让美国的农场主和商人们错失了巴西这个庞大的市场,这中间的得失账,他心里肯定算得很清楚。 而对于卢拉而言,他的笑容则更有底气。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巴西已经成功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经济上的抗压能力得到了实战检验。 现在,他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与美国对话。所谓“没理由冲突”,潜台词或许是“我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合作可以,但必须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好合作”。 巴西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独立行走,那么现在坐下来谈谈“对两国都不错的协议”,自然就从容了许多。 这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快速转变,让国际观察家们看得眼花缭乱。那个所谓的“不错的协议”究竟会包含什么内容?是关税的全面撤销,还是在农业、科技、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又或者,这仅仅是一场外交上的暂时休战,双方都在为下一轮的博弈积蓄力量?毕竟,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巴西的这次成功突围,无疑给许多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寻求更大自主性的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这究竟是一次真诚的重启,还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暂时休战?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