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的聪明, 在于很早就懂得为自己活 当年那段短暂婚姻结束后,翁帆没纠缠什么。外人觉得她亏了,对她倒是解脱。她后来和人提起,在婚姻里伸手要钱的滋味,比一个人过日子难受多了。 离婚后她没犹豫,直接回到学校,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的硕士。也就是在那段读书的日子里,她和杨振宁先生重新联系上了。好多人只盯着那54岁的年龄差看,却没留意她能和他一起翻译文章,探讨建筑历史,在学问上一起往前走。她在意的不是大科学家的名头,而是他能认真听她讲话,看重她的想法。 结婚后,她把自己的作息调整得和先生一样,早睡早起,很有规律。她悉心照料丈夫的日常起居,同时也没放下自己的功课,在清华读到了建筑历史的博士,后来又拿了一个西方艺术史的博士学位。杨振宁先生曾公开说过身后的事,他讲过,年轻的自己不希望翁帆再婚,但年老的自己希望她能有新的开始。这话听着有点矛盾,却是实在话。 现在回头看,那个果断离开第一段婚姻的年轻女子,求的本来就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安稳。一段婚姻能不能长久,是两个人的事。但一个人能不能活明白,全靠自己。翁帆在二十几岁就想通了,幸福得攥在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