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都很想好好谈,奈何美国和特朗普太霸道:美国需要稀土,中国就必须保障供应;中国需要芯片,那美国就绝对不能卖。美国豆农撑不住了,中国就必须买美豆;中国便宜的工业品想卖到西方,那万万不行。美国造船业没竞争力了,中国造的轮船就得交钱;中国反制了,那就是“对抗全世界”。所以说,《大公报》那条评论说得很对:美国贱就贱在,他们想和中国脱钩,还希望按照他们的节奏缓慢脱钩,好让他们的产业能够慢慢转换过来! 说起中美贸易这档子事儿,从2018年特朗普上台就开始闹腾,到现在2025年他第二任期又卷土重来,简直没完没了。中国这边一直摆出谈判的姿态,商务部发言人多次表态欢迎平等对话,强调互利共赢,可美国那边呢?特朗普一上来就挥舞关税大棒,层层加码,摆明了要单方面施压。拿稀土来说,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离不开这玩意儿,中国供应全球八成以上,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明明白白写着,美国80%的稀土进口全靠中国。2019年贸易战升级时,美国商务部就嚷嚷要多元化供应链,可到现在2025年10月,特朗普政府还在纽约时报上被曝光,急吼吼地推非常规措施想抢稀土资源。结果呢?中国9月份在马德里会谈上明确提出,稀土出口管制是正当防卫,美方想低价拿货门都没有。专家分析,美国开发自家矿产得花好几年,短期内还得求中国稳供,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中国想谈规则,美国就想占便宜。 大豆这事儿更气人,美国中西部豆农本是特朗普铁票仓,2018年贸易战一打,中国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进口量直线掉。纽约时报9月报道,北京全面停购美国货,转向巴西和阿根廷,南美大豆对华出口量去年同期涨了30%以上。美国豆农呢?农场收入砍半,化肥设备成本还被关税推高,斯科特·格尔特那美国大豆协会经济学家都承认,财务压力大到爆仓。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不到300万吨,巴西却卖了3850万吨。特朗普在爱荷华集会上还承诺补贴,可补贴哪够用?豆农们游行堵国会门,喊着要中美和解。中国这边呢?早就布局南美供应链,港口卸货效率高,价格稳,这不就是被迫自救吗?美国豆农撑不住了,就指望中国买单,中国不买就是不讲道理。 中国工业品想卖到西方市场,那更别提了。特朗普关税战从钢铁铝制品起步,2018年3月玫瑰园宣布25%钢铁关税,中国出口的纺织、电子产品全中枪。2024年拜登还加了电动车、锂电池关税,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4月11日就把对华关税提到145%,覆盖180亿美元商品。廉价中国制造时代真要终结了,美国消费者超市里货架价格涨,ABC新闻4月报道,中国工厂转战TikTok直销美国,试图绕关税,可美方还想拉70多个国家建壁垒,禁止中国转口贸易。印度、墨西哥都开始反击,中国货涌向全球,家电商机零件倾销速度创纪录。说白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自家竞争力弱,就用关税挡中国产品,这不是公平竞争,是赤裸裸保护主义。中国想卖实惠货给西方老百姓,美国就喊倾销,简直双标到家。 造船业这块儿,2025年10月闹得最凶。美国船厂订单掉到谷底,国会通过法案对外国船舶收港口费,10月14日起,中国造船、拥有或运营的中国船舶每次进美港得交400元人民币每净吨。美方说这是反补贴,缩小中美造船差距,可中国造船订单占全球一半以上,效率高成本低,美国想重振本土产业,靠这招能行?中国交通运输部立刻反制,10月14日开始对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美国持股25%以上的船全中招。结果呢?洛杉矶港中国货轮排队,上海港美船拥堵,货轮等待时间延长一周。RFI报道,美贸易代表还放话恐吓无效,中国港口效率照样高。这事儿暴露美国产业弱点,中国反制正当,美媒却炒作全球乱套。 每逢中国反制,美国媒体就大肆渲染,说这是“对抗全世界”。BBC10月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指中国稀土管制是经济胁迫,呼吁全球联合对抗。半岛电视台专家警告,贸易战已截然不同,中国学会升级应对,稀土出口许可制度全球适用,含中国成分0.1%的产品都得审批。美国呢?保罗·克鲁格曼在Substack上承认,特朗普第二任期贸易战让美国吃亏大,中国反击能力强。华盛顿邮报说,中国正赢得这场仗,产业链重塑中掌握主动。说到底,美国单边主义,绕开WTO,特朗普推“对等关税”,4月2日全球10%基准,7天后调高,中国不跟节奏,就被扣帽子。 《大公报》5月16日评论一针见血,美国贱就贱在想脱钩,还想按自己节奏慢吞吞来,给本土产业缓冲转产。特朗普1.0时代就喊制造业回流,拜登“去风险”变相脱钩,2025年特朗普2.0加码,2月1日行政令对华加10%关税,3月3日再推针对中国。结果呢?中国从2018年起就攒底子,稀土到芯片全布局“长期无美国”预案。产业升级、法律完善不是临时抱佛脚,早看清美国产稀土会卡得更死。美国产业转换慢,中国已超车,中国大门开着,等平等谈,美国呢?还得治治霸道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