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三年前,澳大利亚的一些媒体曾用一种近乎戏谑的口吻嘲讽中国,扬言如果中国敢派军舰穿越巴斯海峡,必将“后果自负”。 他们的话语里充满了优越感,暗讽中国海军不过是一支只能在近海溜达的“黄水海军”,缺乏远洋作战的能力,根本不敢踏足他们自家的“后院”。 巴斯海峡,那条夹在澳大利亚本土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狭窄水道,在当时被他们无形中划成了一条谁也不能碰的“禁区”。 这话说得有多硬气,三年后的现实就有多打脸。就在最近,中国的055型驱逐舰领衔的舰艇编队,不是“穿越”,而是“强势环绕”着巴斯海峡航行,甚至直接在土澳的家门口,堂而皇之地进行了实弹演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路过”了,这是一种带着明确信息的“拜访”,信息内容就八个字:“我来了,我能打,你看着办。”当年的嘲讽言犹在耳,如今的炮声震耳欲聋,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整个澳大利亚的防务圈和媒体圈都陷入了一种失语的尴尬。 咱们得先说说这个055型驱逐舰到底是个什么来头。这可不是普通的军舰,它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火力最猛的驱逐舰之一,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比很多国家的巡洋舰都大。 它身上密密麻麻地装了112单元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能装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甚至反导拦截弹。 说白了,它就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堡垒,一个集防空、反潜、反舰、对陆打击于一体的“全能战神”。当年澳媒嘲讽中国海军时,055还没服役,他们想象的对手可能还是那些老旧的驱逐舰。他们万万没想到,三年后,开到他们家门口的,是这种能单挑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海上巨兽”。 这次行动的精髓,不在于“来过”,而在于“怎么来”。中国的舰队不是孤零零的一艘船,而是一个完整的、具备体系作战能力的编队。 有负责区域防空的055,有反潜的护卫舰,可能还有水下的潜艇和天上的卫星支援。它们环绕巴斯海峡,进行实弹演习,就是在向澳大利亚展示:我们不仅有能力到达这里,还有能力在这里控制一片海域,有信心在这里打赢一场局部冲突。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三年前你还嘲笑他只会扎马步,三年后他直接在你家院子里耍了一套完整的枪法,枪枪都对着你家的窗户,这心理冲击力可想而知。 澳大利亚为什么会傻眼?因为他们一直活在一种地理上的安全感里。四面环海,远离世界冲突的中心,让他们觉得战争离自己很遥远。 他们紧跟美国的步伐,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组建AUKUS联盟,无非是觉得有美国这个老大撑腰,自己可以安全地在旁边摇旗呐喊。 但中国的这次行动,无情地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它告诉澳大利亚,地理上的距离在现代海军面前已经不是绝对的屏障。 当你选择站在第一线对抗中国时,中国的海军也完全有能力来到你的第一线。你可以在南海监视我的军舰,我也可以在你的家门口进行演习。这叫“对等”,也叫“相互威慑”。 更深层次看,这次行动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的战略是“近海防御”,主要精力放在家门口。但现在,随着国家利益的延伸,我们的海军必须走向“远海护卫”。 我们的商船和能源线遍布全球,保护这些海上生命线,是海军义不容辞的责任。澳大利亚所在的南太平洋,正是这些生命线的重要一环。 中国海军在这里的出现,不是挑衅,而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之举。澳大利亚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适应一个强大的中国海军,在自己的“后院”里自由航行。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朋友,你们觉得,面对中国海军日益增强的远洋能力,澳大利亚是会继续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加剧地区的军事化,还是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寻求一种更加独立和务实的对华政策?当一个国家曾经的安全感被彻底打破后,它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