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事儿挺现实的。周萍不到50岁,要做个有风险的大手术,需要全麻。按医院规定,必须

这事儿挺现实的。周萍不到50岁,要做个有风险的大手术,需要全麻。按医院规定,必须得有家属或关系人签字同意才能做。 问题来了:她离异,自己带着个上高中的孩子。孩子未成年,签不了。兄弟姐妹感情不错,也愿意来照顾,但一听手术有风险,谁都不敢担责任签字——万一出点事,这责任太大了。 最后没办法,她找了个专门机构,委托一个陌生人来做她的“意定监护人”,替她签这个字。这可不光是签个名那么简单。万一手术中途有变故,这个人要以监护人身份替她做医疗决定,承担后续责任。 想想挺心酸的。按老传统,这种事肯定是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来扛。但现在,越来越多像周萍这样的独身中年人,或者不婚不育的年轻人,面临同样的困境:生病需要签字时,身边连个能签字的人都找不到。 所以“意定监护”这制度,算是给这些人兜了个底。它允许你提前指定一个信任的人(甚至是机构),在你失去判断能力时,替你说话、做决定。这不仅是签手术同意书,还包括将来万一失能后,财产管理、医疗护理等一系列重大抉择。 说白了,这是在传统家庭结构逐渐松动的现实下,法律给独居者、不婚族、丁克家庭等群体的一条退路。它承认了一个事实:能为你负责的,不一定非得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不过,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一个“陌生人”,心里肯定还是会打鼓。怎么确保对方真的按你的意愿办事?这需要完善的协议和监管。但至少,这给了独自面对风险的人多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