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赵长江的离职,不是被友商挖走了,不是比亚迪呆不下去了,而是腾势这个品牌已经被赵长江带起来了,使命完成了! 表面看这是一场体面的分手,赵长江用“暂别比亚迪,先休息一下”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十六年的征程。没有撕破脸的争执,没有互相指责的戏码,他在感谢信里细致回顾了在比亚迪的点点滴滴,从燃油车时期的开拓到腾势问鼎MPV市场。 这场告别平和得不像真实的商业世界,却恰恰掩盖了最深层的冲突。 那个曾在凌晨两点回复用户充电问题的高管,亲手将腾势D9打造成连续两年的新能源豪华MPV销冠、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的猛将,为何在品牌仍需发力时选择转身?表面上的“个人原因”背后,是两种理念的激烈碰撞。 赵长江代表的新型用户运营,撞上了比亚迪传统的企业壁垒。 他亲自加入几十个车主群,花费大量时间与用户直接交流,这种贴近用户的风格让他成为传统车企中少数具备车主号召力的高管。然而,在腾势的体系中,这位销售负责人对产品研发与设计几乎没有话语权。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赵长江曾在会议上提出“放慢节奏,先打磨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但建议未被采纳。 腾势D9的成功,反而暴露了后续产品的乏力。 2025年上半年,腾势79830辆的累计销量中,D9单一车型占比高达75%。N7月销量甚至只有几百辆,Z9GT等新车型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这种“一款车型撑起一个品牌”的单一结构,让腾势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显得后继乏力。 七月的轮岗调整,更像是离别的序幕。 赵长江从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转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表面平级调动,实则把他从能发挥优势的前端拉到了需适配体系的后端。他擅长MPV用户运营和家用场景产品打造,却在方程豹的硬派越野领域难以快速复用经验。 王传福看重技术,营销仅被视为工具;而赵长江却想当个有血有肉的品牌代表。这种本质上的冲突,让再亮眼的业绩也难以弥合理念的鸿沟。 赵长江的离开,抛给比亚迪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技术巨头遭遇用户时代,是坚持原有的中央统筹模式,还是包容更多元化的品牌个性? 他的下一站,多方消息指出很可能加盟华为终端与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品牌。那里正需要他这样有成功操盘豪华MPV经验的将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