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台湾省终于出个明白人,台媒体人陈凤馨:大陆之所以不打台湾省,不是因为我们官兵多么

台湾省终于出个明白人,台媒体人陈凤馨:大陆之所以不打台湾省,不是因为我们官兵多么英勇,无人机、雷达锁定多么厉害,是因为大陆同胞喜欢我们,所以不愿意打我们,当大陆人民讨厌我们,台湾就没有什么“屏障”了,如果说中国大陆理性判断,我对你再怎么好,都没有用的时候呢?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动作呢? 陈凤馨出生于高雄凤山区,父亲来自浙江青田的军人家庭,外祖母带有日本血统,这让她从小接触多元文化背景。她就读政治大学新闻系,1987年毕业后进入联合报社,从基层财经记者起步,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经验。1990年代,她转向广播和电视领域,主持News 98的财经节目,并成为Yahoo TV《风向龙凤配》的固定嘉宾,与唐湘龙搭档讨论时事。她的评论风格注重数据和事实,常剖析两岸经济联系,如ECFA协议对台湾水果出口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她在TVBS和少康战情室等平台发声,强调理性视角,避免极端立场。在两岸议题上,她多次指出统一需团结力量,却不回避台湾当局的政策失误。这种职业轨迹让她在岛内媒体圈立足,也让她对海峡两岸的现实有深刻洞察。 陈凤馨最近一席话点破了岛内某些自欺欺人的幻想。她直言,大陆不采取军事行动,根本不是因为台湾官兵的英勇或无人机雷达的先进,而是因为大陆民众对台湾的喜欢。这种情感源于血脉相连的历史纽带,而非任何外部压力。岛内部分声音总爱夸大军事装备,如吹嘘雄风导弹能封锁福建沿海,或爱国者系统无敌,但这些在整体实力面前显得苍白。陈凤馨的观点虽直白,却戳中要害:这份喜欢是两岸和平的真正支柱,一旦大陆民众转为讨厌,台湾的所谓屏障瞬间瓦解。她还追问,如果大陆理性判断这些善意已无用处,会选择何种回应?这不只是警告,更是基于现实的警醒,让人反思两岸关系的本质。 从军力对比看,差距显而易见。根据2025年全球火力指数,台湾排名第22位,火力指数0.3988,比去年上升两名,但整体实力仍远逊大陆。大陆陆军活跃人员约96.5万人,主战坦克超过5000辆,而台湾陆军仅16.9万人,坦克不到800辆。海军方面,大陆主力舰艇达730艘,包括3艘航母,台湾仅有26艘主力舰,无航母支援。空军数据更悬殊,大陆总战机3300多架,其中歼-20第五代机超过200架,台湾空军约400架,最先进F-16V升级版在性能上落后。导弹对比中,台湾雄风-3射程400公里、速度3马赫、弹头150公斤,而大陆鹰击-12射程500公里、速度4马赫、弹头300公斤,东风-21D和东风-26等远程武器更具威慑。这些数字不是空谈,而是国际评估的共识,凸显台湾防御的脆弱性。 两岸文化交流是维系情感的关键桥梁。清明公祭黄帝典礼每年在陕西桥山举行,吸引数万两岸人士参与,缅怀人文始祖,钟鼓声中焚香叩拜,促进寻根谒祖。妈祖文化活动同样重要,福建湄洲妈祖祖庙的祭典与黄帝祭、祭孔典并称中华三大祭典,列入国家级非遗。每年农历三月,台湾宫庙代表携分灵妈祖像回岛供奉,巡游队伍锣鼓喧天,强化血脉认同。2025年两岸妈祖缘系列活动在天津举办,主题为三十五载妈祖缘守护传承再启航,包括祭拜祈福和图片展,邀请信众共叙同根同源。这些活动不只仪式,更是两岸民众情感的载体,抵御任何人为割裂的努力。 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加剧了情感裂痕。从1997年李登辉时期开始,教科书就推行认识台湾,分为历史、社会、地理三篇,弱化本土与中国历史的连结。民进党上台后,新课纲将中国史归入东亚史,缩减内容至1册,文言文比例大幅降低,语文选文减少15篇推荐和30篇核心。108课纲更碎片化中文历史教育,引发岛内反弹。新南向政策旨在分散经济依赖,强化东南亚华语教育,派教师教学,但成效有限,两年多来处处碰壁。2025年上半年,对大陆出口占比仍达27.9%,虽较2020年43.9%高点下滑,但仍是最大贸易伙伴。这些举措表面上维护主权,实则消耗两岸善意,忽略了文化认同的根基。 经济依赖进一步凸显台湾的现实困境。2025年1至9月,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出口占比29.23%,总额达79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占总出口27.95%。美国市场虽增长51.4%至789.03亿美元,但大陆仍是第二大出口地,顺差逾千亿美元。台积电芯片、农产品高度依赖大陆市场,旅游业也受惠于两岸交流。若实施经济制裁,订单锐减、货物腐烂,岛内90%能源和70%粮食进口中断,数周内供应紧张。这些数据不是假设,而是贸易统计的铁证,提醒台湾当局,经济纽带远胜政治口号,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