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新疆,一小女孩吃饭时给没有夹鸡腿的爸爸夹了一个后。 桌上的大盘鸡还冒着热气,油汪汪的汤汁裹着土豆块,妈妈先伸筷子夹了个鸡腿,放进旁边哥哥的碗里,笑着说 “你下午踢球累了,多吃点肉”。 女孩叫小桃,刚够到餐桌的高度,攥着柄印着小兔子的儿童筷子,眼睛盯着盘子里剩下的两个鸡腿,没往自己碗里送,反而朝爸爸那边伸。 妈妈瞥见就开口了 “小桃,你先把碗里的青菜吃完呀,怎么先给别人夹?” 语气里带着点日常的叮嘱,没多想其他。 哥哥正啃着鸡腿,嘴角沾着油,含糊地接话 “就是,你自己吃你的,爸爸又不是不会夹”,还随手扒拉了一口米饭。 小桃的筷子没缩回来,反而举得更稳了,她抬头看着妈妈,声音不大却很清楚 “爸爸碗里没有鸡腿呀,你觉得我们没吃好,爸爸会夹吗?”。 爸爸当时正低头扒饭,手上还沾着点黑色的机油 —— 他下午刚帮邻居修完拖拉机,听见这话猛地停下筷子,抬头时眼眶已经红了,喉结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小桃见爸爸没动,就把鸡腿轻轻放进他碗里,还用筷子推了推 “快吃呀,凉了就不好嚼了”,小脸上满是认真,像完成了件重要的事。 妈妈这才反应过来,看着丈夫碗里的鸡腿,又看看小桃,突然有点不好意思 “妈妈刚才没注意,爸爸确实还没夹呢”。 这段家庭晚餐的视频被小桃妈妈发到网上后,很快就火了,海外网 10 月 22 日还专门报道了这事,配文说 “最纯真的关心,往往来自孩子的眼睛”。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2024 年发布的《幼儿亲情表达观察报告》里提到,4-6 岁的孩子会通过观察家人的需求,主动做出关爱行为,比如给长辈夹菜、分享玩具,这种行为比语言更能体现亲情联结。 有网友在评论里说 “我家孩子也这样,上次我加班回来没吃饭,他悄悄把自己的小面包递过来,说‘妈妈吃,不饿’,瞬间就不觉得累了”。 小桃爸爸后来在采访里说,那天的鸡腿是他吃过最香的,“平时总想着让孩子吃好,没想到她会反过来惦记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你们家的小朋友有没有过这种突然暖到你的小举动呀?比如悄悄给你留零食、帮你拿东西之类的? 信源:海外网 2025 年 10 月 22 日《新疆小女孩晚餐给爸爸夹鸡腿,一句话感动无数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