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0月22日,S539峨眉山市九里至龙池段改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评标结果正式公示

10月22日,S539峨眉山市九里至龙池段改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评标结果正式公示,标志着这项总估算金额达8.59亿元的交通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6.026亿元的投标报价(低于6.3408亿元最高限价)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襄阳路桥、中国五冶联合体分获二、三名。 一、项目概况:49公里串联三镇,桥隧配套织密路网 该项目坐落于峨眉山市九里镇、高桥镇和龙池镇,作为四川“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干线网完善工程”的重要节点 ,路线全长49.41公里,分为三段实施:K0+000至K24+400段、K24+400至K45+320段及K45+320至K47+730段。工程起点位于九里镇临江村,与S429线形成T形平交,向西串联兴阳村、连峨村等5个村落,最终止于龙池镇规划万坪游客集散中心,与在建的S539龙池至洪雅界段无缝衔接。 建设内容涵盖5.57公里路面改造及43.84公里新改建路段,全线配套建设隧道1座(长1200米)、桥梁16座(总长1595.2米,含4座大桥)及涵洞160道,桥隧比达5.86%。其中,峨眉南山大桥以22米宽度成为全线亮点,将满足旅游旺季大流量通行需求。 二、技术亮点:差异化标准适配“交通+旅游”需求 针对沿线地形与功能定位,项目采用“分段差异化”技术标准,精准匹配交通流量与使用场景: - 三级公路段(K0+000至K47+010):覆盖全线95%里程,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为汽车与非汽车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布局,适配2000-6000辆/日的交通量需求。其中九里镇原路利用段路基宽8.5米,林场村至龙池互通段宽7.5米,局部困难路段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适度优化指标。 - 二级公路段(K47+010至K49+412.974):作为龙池游客集散中心衔接段,采用双向双车道设计,速度提升至40公里/小时,16米宽路基可承载5000-15000辆/日交通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搭配公路-I级荷载标准,确保大型旅游客车安全通行。 值得关注的是,工程严格遵循防洪规范:二级公路段大桥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三级公路段桥梁则采用50年一遇标准,涵洞与路基也根据等级适配相应防洪等级。 三、实施保障:730天攻坚,多元资金护航 项目总工期为730日历天,分为两大阶段推进:前60天完成施工图勘察设计,后续670天进行主体施工。目前,项目已取得峨发改投资〔2023〕59号、峨发改投资〔2024〕149号等批文,初步设计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核准,监理招标工作同步推进,为施工阶段质量管控筑牢基础。 资金方面,项目通过“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融资+上级补助”多元模式保障,与乐山市“加快推进区域交通补短板”的财政投入方向高度契合。此前重庆合川S539段已顺利竣工的建设经验,也为峨眉段施工提供了参考范本 。 四、交旅价值:衔接“大峨眉”走廊,激活三镇发展动能 作为“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的关键纽带,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多重效益:交通上,彻底打通九里至龙池的“瓶颈路段”,与在建的龙池至洪雅界段形成贯通线,预计三镇通勤时间缩短40%以上;旅游上,串联峨眉山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对接“大贡嘎”“大熊猫”等西向文旅品牌通道,提升游客集散效率;经济上,为沿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提供物流支撑,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 乐山市交通部门表示,项目将填补区域三级以上公路覆盖空白,呼应四川“干线网完善”与“交旅融合”双重战略,为川西南交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