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贾母为啥不为迎春、探春、惜春这些孙女的婚姻谋划?其实细看书里的细节,答案挺明显——她既没能力管,也没心思管。 首先得明确,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祖父母说了算。迎春有父亲贾赦、母亲邢夫人,探春有父亲贾政、母亲王夫人,惜春虽在宁府,但贾母本就管不到宁府的事,且惜春议亲时她已年迈;加上贾母早不是掌家人,连贾府中落的迹象都看出来了却无能为力,顶多只能给黛玉留份嫁妆,根本没法插手孙辈婚事。 再者,贾母本质就是个爱热闹、图潇洒的老太太,不是网上吹的“政治女性”。她住的院子里,游廊挂满各色鸟笼,性子本就和乐,一辈子没操过多少心——早年把孩子聚在身边是为了热闹,后来有了黛玉就把三春迁去王夫人那边,自己院里只留黛玉和宝玉;对宝玉也只知溺爱,纵容他不读书、混在脂粉堆里。到了孙辈婚配的年纪,她已70多岁,没精力操持,更别说贾赦、贾政未必会听她的话。 何况贾府的情况也实在没底气谋划:贾赦袭爵却骄奢淫逸,贾政靠女儿当皇妃才提拔,子孙没出息,其他世家哪愿意联姻?就算贾母想管,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也很难有办法。说白了,她就是“潇洒一天是一天,死了不管洪水滔天”,连宝玉都没正经管过,更别提孙女们的婚事了。 你觉得贾母要是有精力,能帮孙女们谋个好婚事吗?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