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位专家的经典发言,他说因为现在的人之所以国家鼓励生育,只是单纯从人口红利的角度,没有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考虑,自然不能让他们接受,他们不愿意生孩子。 这话戳中了多少年轻人的痛处?不是不想生,是实在不敢生。养个孩子早已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从怀孕产检到孩子长大成人,每一步都像在烧钱,而且是持续十几年的“烧钱马拉松”。 有数据显示,现在养大一个孩子平均要花几十万,这还没算上父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年轻人自己还在为房贷车贷发愁,每个月工资扣完固定开支,能剩下的钱寥寥无几,哪还有底气再承担一个孩子的开销? 更别说教育焦虑了。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抢名额、报兴趣班,小学初中要盯着学习,高考更是全家上阵。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挤破头买学区房,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些年轻人都看在眼里,谁愿意让孩子重复这样的压力,也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焦虑里? 还有工作的问题。现在职场竞争多激烈,尤其是女性,怀孕生子很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中断。休完产假回来,岗位可能没了,晋升机会也错过了。这种现实的困境,光靠喊“鼓励生育”的口号根本解决不了。 年轻人不是冷血,也不是自私,他们只是更清醒。他们知道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要给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捉襟见肘,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敢轻易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 国家想要提高生育率,不能只盯着人口红利,得真正替年轻人着想。降低教育成本、完善托育服务、保障职场女性权益、减轻住房压力,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才是让年轻人敢生孩子的底气。 空泛的号召打动不了人,只有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觉得生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不是沉重的负担,生育率才有可能真正提上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