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19天,中国恢复安世供货,不卖给国外,并且只收人民币 安世中国这边断供19天之后,终于又恢复了供货,但是目前有两个限制,第一是不卖给国外,第二是只收人民币。 这十九天的断供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整个产业链措手不及。工厂生产线被迫放缓,经销商库存告急,无数下游企业望着空荡荡的仓库直发愁。如今雨过天晴,恢复供货的消息传来,却带着两道鲜明的红线。 不卖给国外——这五个字背后藏着战略考量。全球芯片荒持续蔓延,欧美厂商坐地起价的故事屡见不鲜。中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收紧出口,就像把最甜的果子留给了自家人品尝。这不是小气,而是清醒。 只收人民币结算更是意味深长。美元霸权体系下,多少国家吃过汇率的闷亏?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教训历历在目。如今我们手握硬通货,就该理直气壮地用本币交易。这是底气,更是远见。 看看数据吧!2022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不足20%,而安世这类企业的产能直接影响着国产替代的进程。每片晶圆都是战略资源,每颗芯片都关乎产业安全。这时候优先保障国内需求,就像母亲把饭菜先盛给长身体的孩子。 有人会说这是保护主义。可别忘了,当初我们敞开国门时,换来过多少技术封锁?市场换技术的梦想破灭后,是该换个活法了。这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以退为进。 人民币结算的意义远超贸易本身。它像楔子般撬开美元垄断的裂缝,为人民币国际化添砖加瓦。从石油人民币到芯片人民币,这条路我们走了十几年,现在终于能在高端制造领域迈出这一步。 想想华为的经历就会明白,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滋味不好受。安世这次调整供货策略,看似简单两道规定,实则是产业链自主的重要落子。下棋要看十步,产业布局更要着眼长远。 这场断供风波给所有人都上了课。它告诉我们,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重要。也提醒世界,中国市场不再是任人索取的饕餮盛宴。 供应链安全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它需要精准的判断,果断的决策,有时还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这十九天的等待,值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