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刚甩出一道指令——给卖不出大豆的农民发超30亿美元救助款。这事听着暖心,细

特朗普刚甩出一道指令——给卖不出大豆的农民发超30亿美元救助款。这事听着暖心,细琢磨全是苦涩:豆农们早被关税政策坑惨了,订单少得可怜,收割机还在地里转,巴西的新季大豆都开始播种了,他们的豆子却砸在手里。之前说好用关税收入补贴,结果政府停摆把钱冻成了冰,现在急吼吼拨款,更像给漏雨的房子补窟窿。 我去年在艾奥瓦州蹲过半个月,跟豆农约翰喝咖啡时听他倒苦水。他蹲在田埂上扒拉着计算器:“种一英亩大豆成本450美元,关税战前能卖580,现在买家全跑了,收购价跌到400。”仓库里堆着三千蒲式耳发霉的豆子,他拍着麻袋直叹气:“这哪是庄稼,是白扔的钱。”您说这30亿救助能填上窟窿吗?摊到28万豆农头上,每人也就一万出头——够付半年贷款利息不?够请人收剩下那半片地不? 这波操作看着是救急,实则是用纳税人的钱填自己关税政策的坑。特朗普之前拍胸脯说“关税收入反哺农民”,结果政府停摆把钱冻住,现在大豆烂在地里,才想起来拨款。这就好比开车撞了墙,不反思路线,反而给车贴新膜——能解决问题吗? 农业这行最忌讳“头痛医头”。就像咱们东北种玉米的农户,要是年年靠补贴活着,谁还愿意改良品种、跑冷链找新销路?美国豆农也一样,短期发钱能缓一时,可他们怕的是明年这时候,关税还在,订单还在飘,政府钱袋子又紧了。我查过USDA(美国农业部,负责农产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数据,2018年关税战以来,美国豆农破产率涨了27%——这数字比救助款数字刺眼多了。 您有没有想过,为啥受伤的总是豆农?因为关税大棒挥出去,伤的是自家产业链。中国买家转去巴西,欧洲找阿根廷,美国豆农的地就那么大,订单丢了再难找回来。更扎心的是,巴西大豆现在种得比美国还多,就算关税取消,美国豆农的市场份额也回不去了。 老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特朗普要是真为农民好,该想想怎么重新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砸钱填自己捅的娄子。豆农要的不是救济金,是能持续卖豆子的销路——这比30亿现金金贵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