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乌战争已经打到第1337天,实话说,这种持久的拉锯真是让世界各方都提心吊胆。现

俄乌战争已经打到第1337天,实话说,这种持久的拉锯真是让世界各方都提心吊胆。现在,俄军和乌军的对抗根本没有缓和的意思,反而一波更比一波猛。最近几天,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顿涅茨克康斯坦丁诺夫卡附近的交战——俄军还真拼,试图在前线压制住乌军,甚至动用重炮和“自杀”攻击,想把防线直接撕开。乌克兰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前脚刚失守的地方,后脚就组织反扑,还真拿下了库切里夫亚尔村。听起来像打游戏升级通关一样,每一寸土地都得反反复复争夺,没个消停的时候。 要说顿涅茨克战线有多惨烈,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简直就是肉搏战。俄军上来就是大兵团强攻,炮火一轰再轰,地面部队紧跟着往前顶。可问题是,乌军的防守也不是纸糊的,不仅坚持住了,反手就是一波反击,把俄军弹药库给炸了,还俘虏了几十个俄军。之前桑图里夫卡被摧毁得差不多,现在俄军又想翻篇,乌军这边硬是没让他们得逞。其实这种局部得失换来换去,表面上看谁都没占到大便宜,实际上对双方士气和资源消耗,压力都特别大。尤其乌克兰,战术动作越来越精细,俘虏敌军、清缴据点都很快,但老实说,后勤和装备永远是关键,这也是战场之外各方较劲的核心。 说到资源和装备,那又绕不开这场战争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博弈。俄罗斯国内也没闲着,杜马居然要立法把被占区的私人资产直接“没收”,说是为了“解放人民”,可实际上很明显,这就是冲着巩固控制权、争取更多收益去的。要不是战争焦头烂额,哪有工夫整这些?反正现在俄罗斯一边打仗,一边琢磨怎么把占领区吃干抹净,反正只要“合法”了,谁还能说乌克兰这边就不一样,赶紧和瑞典谈萨博JAS 39E战斗机的采购,试图补强自己的空军短板。虽然还没确定能不能买到,但至少摆出个态度:不止靠别人的施舍,自己也要主动谋出路。西方国家其实也挺头疼,毕竟一边要支援乌克兰,还得琢磨自己家里那点事儿,尤其是美国那边,这两天又吵成一团,远程武器到底能不能直接打到俄罗斯本土上,政策刚松快点,又有人跳出来说不行。 更有意思的,前美国总统川普还在那放话,说要是他还在位,早就劝乌克兰,别瞎折腾,赶紧和谈算了。其实这种观点在美国国内也不算小众,有人觉得再折腾下去,全是消耗,谁都得不到好处。可问题是,乌克兰这边人家不服气,泽连斯基一口咬定,国家主权和完整绝对马虎不得。俄罗斯当然也是咬死不松口,普京和他的圈子都在想,反正你们西方一天不松手,我们也不会妥协。每家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最后就成了各说各话,战场上继续流血,外交桌上继续撕扯。 现在这种局面,说白了就是各方都没法退,全世界好像都被这场战争绑架住了。前方士兵用命换阵地,后方政客用嘴打算盘。西方国家对援助的节奏越来越微妙,嘴上说支持到底,真要掏钱出枪还要先开会讨论,几乎每一笔到账都得走流程。俄罗斯是老兵油子,知道不能硬碰硬,干脆拖着、磨着,想把乌克兰慢慢拖垮。乌克兰这边虽然有西方帮衬,也架不住天天消耗,现实压力大得很。就拿最近被炸的民用设施来说,虽然外界谴责声一片,但俄军似乎并不在乎国际舆论,反而变本加厉,好像是在赌西方最终会腻烦、分心,自己还能捞到些什么。 每次看前线消息的时候,最揪心的还是那些普通士兵和老百姓。新一轮攻击一来,村镇就沦为废墟,前一天还在过日子,第二天家没了、亲人走了,这种苦楚,外界看新闻是感慨一声,但真到自己头上,不知有多少人扛得住。乌军每收复一个村子,总能翻出一堆伤亡和被俘的俄军装备,这些“战利品”之前在媒体上也常常刷屏,可是想想花了多少人命、又付出多少,他背后的损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还有一点没法忽略,俄乌冲突早就不是俄乌两家人的事,现在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北约、欧盟、美国、甚至整个东欧、中亚局势。西方这边对乌援助政策说变就变,美国大选、欧洲各国政局变化,随时都能影响军援和制裁力道。俄罗斯也不是铁板一块,内外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又搞什么“资产立法”,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捋顺后方,省得打仗打到最后家里先炸锅。乌克兰现在拼的是信心和速度,任何一点武器补给、哪怕多一架飞机,官方都要使劲宣传,其实也是在给国内外打气,稳住基本盘。 现在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战争想短期内结束,几乎没什么可能,战场上的每一个新消息,都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僵局或爆点。各路力量都在下注,都想等别人先松口,可惜谁也不愿自己率先认输。大家都明白,真正的大结局还早着,也没人敢拍胸脯保证今年能谈、明年能停。只在长期对抗中,谁能撑到谁能熬过这场持久消耗战,还真不是光看装备和人力能决定的。信念、后备力量、国际盟友的支持,甚至一点点运气,都说得上话。谁先挺不住,就会成为对方的筹码,战争游戏,玩的其实比谁能耗、能熬、能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