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军队可太好打了,美国人不行,看我们上去给他露一手!”这句话出自土耳其军。他

“中国军队可太好打了,美国人不行,看我们上去给他露一手!”这句话出自土耳其军。他们非常看不起美军对志愿军一触即溃。那么,这土耳其军在抗美援朝上有何战绩呢? 说起抗美援朝那会儿,土耳其军队掺和进来,也算是个意外的插曲。土耳其作为联合国军一员,派出了一个旅级单位,大概五千人左右,装备了美式武器,名义上是支援朝鲜半岛的行动。部队里头不少人带着点老奥斯曼帝国的傲气,自以为祖上是游牧战士出身,打野战不在话下。尤其看到美军在清川江一线被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丢盔弃甲的模样,他们心里头就有点小看人。流传的那句粗话,大概就是从这儿冒出来的——觉得中国部队好对付,美军不行,得让他们土耳其人上去显显本事。这话听着刺耳,但搁在当时战场氛围里,也不是啥新鲜事儿。各国部队都憋着股劲儿,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问题是,战场上纸上谈兵行不通,真刀真枪干起来,才知道分量。 带队的这个人,塔欣·亚兹奇。他1892年出生在奥斯曼帝国的莫纳斯提尔地区,现在那儿是马其顿地界。从小在军人家庭长大,早早进了伊斯坦布尔的陆军学校,学的是正儿八经的步兵战术。1912年刚毕业,就赶上一战,1915年加里波利战役,他当时是少尉,带着一个小连队守壕沟,对付澳新军团的登陆。奥斯曼军队在那儿死扛了几个月,靠的就是地形和顽劲儿,他也从中学了不少野战经验。战后帝国散架了,他没闲着,直接投身土耳其独立战争,从1919年到1922年,当上尉指挥一个营,在安纳托利亚东部的山地转战。希腊军队推进时,他组织部队切补给线,夜里摸黑袭击运输队,缴获了不少弹药和辎重。战术上他偏好机动,部队打完就撤,不恋战,避免被大部队包抄。这套路子帮他升了职,1920年代末成了中校,专管新兵训练,教刺刀格斗和长途行军。 1930年代,亚兹奇继续往上爬,边境防御演习是他家常便饭,在雪山上练路障和火力配置。二战期间,他当上校做参谋,在办公室里研究欧洲战报,推动土耳其军队学德式突击步兵,小队渗透敌后的那套。1940年代末,晋升准将,管一个步兵旅,重点是高山巡逻。土耳其那时候中立,但军队没松懈,他亲自骑马查哨所,确保每个点都有重机枪。1950年,联合国号召援朝,土耳其响应得快,亚兹奇自告奋勇降一级当准将,接手第一土耳其旅。部队从伊斯坦布尔港出发,船上天天操练,带了M1步枪和105毫米榴弹炮。九月到釜山,士兵多是边防老手,适应寒冷是头等大事。亚兹奇这人经验老道,但年纪不小了,带队去东亚,等于赌上后半辈子军旅生涯。 土耳其旅一到朝鲜,就编入美第二步兵师序列,当预备队推进鸭绿江边。十一月底,志愿军大举反击,美军第八集团军在清川江挨了重锤,后撤时乱成一锅粥。土耳其人看着美军丢装备、士兵脸上那股子狼狈劲儿,私下里议论开了。部队里头流传的话,大致就是那句——中国军队太好打了,美军扛不住,得我们上去露一手。亚兹奇没公开表态,但也没拦着,这股子情绪多少提了士气。他们要求联合国军司令多派任务,想早点上手。结果,司令部把他们调到库努里东边的哇翁地区,守一条山谷,地形窄,易守难攻。部队挖壕沟,架炮位,等着志愿军来。 没想到,头一遭出手就出岔子。11月26日,一支韩国第六和第七师的溃兵,大概两百来人,从托克川败退,慌不择路地往南跑。土耳其一个连队在谷口设卡,以为是敌军,上去就开火。枪声一响,韩国兵措手不及,125人当场阵亡,75人被俘。土耳其人还挺得意,押着俘虏和缴获的枪械去司令部请功。司令一看,摇头直叫:不对,这是友军,你们打错了!韩国第七师气得直跳脚,正闹着,前线又传战报——志愿军第114师主力杀到。土耳其旅仓促应战,第一营趴壕沟里射击,炮兵轰谷口。但志愿军人数多,从侧翼包抄,手榴弹和机枪火力压得他们抬不起头。27日夜到28日,战斗白热化,土耳其第三营反冲锋,端刺刀上,但志愿军火力密集,扫倒一片。部队被包围,补给断绝,士兵啃干粮分弹药。亚兹奇下令突围,往西南山脊撤,殿后用炮弹堵追兵。29日勉强脱身,但损失惨重:阵亡218,伤634,218人失踪,整个旅从五千打到剩一千出头,基本残了。 这事儿搁土耳其军史上是个黑点,轻敌冒进不说,还误伤友军,暴露了情报和协调的毛病。联合国军内部也传开了,韩国方面提抗议,美军司令虽表彰了他们的殿后——毕竟拖住了志愿军,为第二师主力撤退争了时间——但这战绩听着总有点尴尬。土耳其旅的初体验,本想露一手,结果先露了丑。战场上,哪有轻轻松松的“好打”,志愿军那股子韧劲儿,让所有联军都吃够了苦头。 回过头看,土耳其旅的战绩,说好也不好。初战误伤友军,轻敌挨打,损失大;后头几仗稳扎稳打,守得住阵地,杀伤敌多。但整体上,他们证明了小国部队也能顶上,帮联合国军稳住线。搁今天聊起,那句老话听着可笑,轻视对手的下场,就摆在那儿。抗美援朝是场硬仗,各方都付出血本,土耳其人来去匆匆,却留下了实打实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