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

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危险”总统! 要知道,往届美国总统跟中国打交道,就算心里憋着遏制的心思,表面上也得讲点规矩。哪怕是搞摩擦、设限制,也总会留几分余地,不会把路彻底堵死。 比如之前搞的那些贸易壁垒,多少还会顾及点全球产业链的规矩,或者借着盟友的名义慢慢施压,至少有个缓冲的空间让你应对。 特朗普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上来就直接掀了桌子,眼里只有“美国优先”,不管什么国际规则,专挑中国发展的要害往死里戳。 2017年底他刚上台没一年,就抛出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直接宣告跟中国的“接触”政策彻底结束,要转入全面的“战略竞争”。这一下就把之前几十年的默契全打破了,等于明着说要跟中国掰手腕。 更狠的是他出手的速度,第二年就直接对华发起贸易战,手里的关税大棒不用跟国会掰扯,自己说挥就挥。他偏爱的关税手段,本质上就是仗着总统少有的实权,想靠这种强硬姿态逼中国低头,哪管什么经济规律。 当时美国对中国工业投入品的依赖是中国对美零部件依赖的三倍,加征关税最后反而让美国企业成本飙升,纽约联储都预测经济增速要跌到1%以下,通胀却要飙到3.5%以上,但他根本不管这些自家的损失,一门心思要在对华博弈里显威风。 贸易战还只是开胃菜,真正戳要害的是他发起的科技战。之前的美国政府就算限制技术出口,也多是针对个别敏感领域,不会做得太绝。 特朗普直接搞起了“全面脱钩”的路子,2018年就修订了《出口管制改革法案》,把半导体设备、电子电信、传感器这些能卡中国脖子的核心技术全圈进了管制清单。 更阴的是他祭出的“实体清单”,被列入的中国企业要拿美国技术就得申请许可证,而大多数申请都是“推定拒绝”。 这可不是随便打压几家公司,而是瞄准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命脉,想从源头上扼杀中国的技术突破。后来拜登政府搞的“小院高墙”和芯片法案,其实都是踩着他铺的路往前走,甚至不少政策都是从他那儿继承来的。 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他政策的不讲章法和极强的针对性。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比如今天刚说要和中国谈判,明天就突然加码制裁;这边逼着盟友一起禁用华为5G,那边又威胁要对盟友加征关税,这种反复无常反而让应对变得格外困难。 往届总统搞遏制还会顾及盟友的感受,想拉着大家一起慢慢布局,特朗普却全凭胁迫,不管盟友死活,虽然最后没能完全如愿,但这种横冲直撞的打法,确实让中国在短期内面临的压力陡增。 更危险的是,他实实在在改变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底色。在他之前,美国两党对华还有些分歧,有合作也有竞争。他上任后直接把对华强硬变成了美国的“政治正确”,让两党在遏制中国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一旦形成,就不是换个总统就能轻易扭转的。 拜登政府后来的对华政策,不管是搞“民主技术联盟”还是升级芯片限制,本质上都是延续了他开创的战略竞争框架。可以说,他用几年时间就把中美关系从“斗而不破”的平衡,推向了全面对抗的边缘,给后面的中美博弈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当初大家低估他,是觉得他没章法、不专业,可恰恰是这种不受规则束缚的狠劲最可怕。他不像传统政客那样被条条框框限制,只要认准了打压中国的方向,就敢用最极端的手段往死里怼。 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一套组合拳下来,不是零散的骚扰,而是系统性的精准打击。等到大家反应过来他不是在瞎折腾,而是真的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时,中美之间的很多缓冲空间已经被他砸得稀碎了。 所以说特朗普的危险,不光在于他出手有多狠,更在于他彻底打破了中美博弈的旧格局,把竞争的底线拉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水平。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美国对华政策可以没有底线、不讲规矩,这种认知上的冲击和长远的政策影响,比任何具体的制裁都更让人警惕,这也是他被严重低估后,给中国带来的最棘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