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国宝级的乌克兰专家,在中国,对着镜头号啕大哭。 你以为是受了委屈?恰恰相反。 90年代初,家,没了。那个叫“苏联”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他们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一夜之间,从国家栋梁变成了无业游民。 造航母的,造大飞机的,手握着一个国家工业命脉的顶尖大脑,突然发现自己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一身屠龙技,结果龙没了。 那种幻灭,你能想象吗? 就在这时,中国向他们伸出了手。不是廉价的雇佣,是捧在手心里的“邀请”。 给最好的待遇,配最好的翻译,住最好的房子。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给了他们一样东西:尊重。 他们带来的每一张图纸,都被视若珍宝。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认真倾听。他们那身差点就烂在肚子里的绝学,在这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变成了轰鸣的发动机和翱翔的铁翼。 所以,他们哭了。 这眼泪里,有终于被看见、被需要的巨大慰藉。 也有对故土亲人还陷在泥潭里的愧疚和思念。 当然,更多的,是对一个逝去帝国的最后告别,和对一个崭新未来的复杂拥抱。 士为知己者死。 老祖宗几千年前就把这事儿说明白了。 有时候,留住一个人才,靠的不是钱,是那种“我懂你,我需要你”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