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4岁中国女子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偷了将近6公斤金块。这些不是普通金子,而是承载

24岁中国女子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偷了将近6公斤金块。这些不是普通金子,而是承载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无价之宝。 她作案手法极其专业。 博物馆闭馆前,这名身穿黑衣的女子混在游客中进入展厅。她趁工作人员不注意,躲藏在馆内某个角落。这是博物馆盗窃常见的手法,叫“自锁”。 等到凌晨一点,整个博物馆空无一人。她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角磨机,开始切割博物馆的安全门。这些钢制大门厚达数厘米,切割时发出巨大噪音。但博物馆位于植物园内,深夜根本没人听见。 切割开两扇安全门后,她直接走向地质与矿物学画廊。目标明确——存放金块的防弹玻璃展柜。 展柜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振动警报。但她准备了氧乙炔焊枪,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她就熔化了防弹玻璃,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现场留下的工具有角磨机、螺丝刀、三个焊枪燃料气罐和一把锯子。 她偷走了4到5块金块,总重约6公斤。其中最大的一块重5公斤,有足球那么大。这些金块来自不同历史时期:18世纪玻利维亚捐赠给法国科学院的标本、1833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的乌拉尔金块、19世纪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的金块,还有1990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珍稀原金。 得手后,她用背包装走金块,仔细擦拭现场清除指纹。凌晨四点,她从博物馆后门离开,反复观察确认没有巡逻警卫才逃离。 当天下午,她就乘坐高铁从巴黎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然后转往巴塞罗那。 9月30日,她在巴塞罗那机场被捕。当时她正准备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手提行李中藏着约1公斤已经熔化的金块碎片。这些金块被加热变形,表面覆盖黑色氧化物,伪装成工业废料。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金块成分与博物馆失窃品完全一致:金含量约85%,银15%,还有微量铜和铁,这是天然金的典型特征。 除了她随身携带的1公斤,剩下约5公斤金块下落不明。警方怀疑部分金块已经被熔炼并通过暗网出售。 法国警方以“有组织盗抢”和“结伙犯罪”对她提起指控。这种罪名最高可判15年监禁。 博物馆方面表示,经济损失约60万欧元,但真正的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那些被熔化的金块,每一块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一旦被毁就永远消失了。 这起案件暴露了博物馆安保的脆弱。案发时,博物馆的警报和监控系统因之前网络攻击已经瘫痪数周。而盗贼显然掌握了这一情报。 类似案件在法国频频发生。不久前,利摩日一家博物馆的中国瓷器被盗,卢浮宫也发生了抢劫案。博物馆正在成为专业犯罪团伙的新目标。 看着这些百年文物被熔成普通金块,就像亲眼见证历史被毁灭。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种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破坏都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