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中、美到底会不会在韩国的APEC期间见面?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给出了最新的答案。那么他说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指标可供参考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格里尔强调中、美在韩国的会晤仍然在日程表上( On the schedule)。这其实也说明了,特朗普近期的左右横跳只是对中国的谈判策略而已,希望通过这种不确定性来增加谈判的筹码。实际上,双方已经“留出了时间”,但要不要见还没有最终拍板定案。 那么,双方何时才能最终下定决心呢?格里尔在这次采访当中也给出了答案。他强调他会和财长贝森特一起前往马来西亚,与中方进行第5轮的贸易磋商。而这次磋商的结果,将会直接决定中、美是否会继续往前走( Move forward)。其潜藏的意思也就是——马来西亚会晤的结果,恐怕就会决定中、美是否会在韩国见面。 而在马来西亚磋商当中,到底什么是能够让美方满意的结果呢?格里尔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稀土;二是大豆。如果能够放松对美的稀土管制,并且扩大对于美国的大豆进口,那么这场会晤就是有可能进行的。 不过整个采访看下来,会发现格里尔少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能够给中国什么?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和半导体出口管制是不是该松一松了;美国目前对华不合理的这30%关税,是不是该撤掉了;美国9月底刚刚公布的一大批实体清单,是不是也应该解除了。如果美国还是从所谓的“实力地位出发”,天真地希望中国单方面做出让步,那这场会晤的确没有进行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