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后还有牌可打吗? 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最大的动作就是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面对美国的高关税,我们选择了明确的反制。除了对美国的产品提高关税外,还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口,转向巴西、俄罗斯等市场。但所有的反制措施中,稀土是中国最具分量的一张战略王牌。 稀土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博弈中极具威慑力的关键筹码之一。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尤其在中重稀土方面几乎形成垄断,而中重稀土是军工、航天、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的核心材料。中国拥有从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的全链条优势,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复制。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市场价格飙升,美国军工企业甚至被迫申请豁免,凸显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但稀土这张牌是否就所向无敌了呢? 看看美欧的反应。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正联合投资数百亿美元,试图重建本土或友岸稀土供应链。虽然中国技术领先,但西方在萃取、分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预计3-5年内可能实现部分自主。另外,越南、澳大利亚、非洲等地稀土储量丰富,随着开采和加工能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中的占比可能从目前的69%下降至2040年的23%。 2025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和稀土合作协议,旨在构建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双方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为立即可行的项目投资10亿至30亿美元,涉及稀土开采、精炼及产业链建设。澳大利亚将建立12亿澳元的稀土战略储备池,并引入价格保障机制。美国向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提供2.58亿美元合同,支持其在得克萨斯州建设重稀土精炼厂,以填补美国本土加工能力空白。澳大利亚则开放稀土储备,优先保障美国对钕、镨等战略稀土的需求。协议旨在将稀土供应链从“中国开采—中国加工”重构为“澳大利亚开采—美澳加工—西方供应”,降低对华依赖。特朗普宣称“一年后美国将拥有多到不知如何处理的关键矿物”,该协议被视为美澳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关键举措。 可以预想,在未来5-10年,我们的稀土这张牌的威力可能会因国际供应链重构而逐步削弱。因此,中国需要在稀土之外,构建更多元、更深层的战略筹码。说到底,硬杠不是办法,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