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55%关税大棒的背后:特朗普在演哪出戏? 特朗普又举着关税大棒“喊口号”了,这次直接把目标飙到155%,放话“谈不拢就加税”,这波操作看似强硬,实则全是算计好的套路。 最核心的算盘,是给选票“造势”。 眼看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急需用“对华强硬”的姿态稳住基本盘。毕竟喊着“保护美国制造业”“让中国买单”的口号,最能打动那些看重就业的选民,哪怕专家早戳破真相——关税最后全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每个家庭一年得多花上千美元。 这更是场“极限施压”的谈判戏。 155%的夸张数字根本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逼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的筹码。特朗普早就划了重点:要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限制芬太尼、多买美国大豆。他一边把最后期限定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一边放话“相信能达成协议”,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套路。 背后还藏着战略博弈的小心思。 就在喊关税的同时,美国还拉着澳大利亚搞核潜艇合作,摆明了用军事布局给贸易谈判加码。尤其中方刚出台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急着用关税反制,想在关键矿产博弈中扳回一局。 不过这套路早不新鲜了,之前多次上演“威胁-谈判-让步”的循环。毕竟真加155%关税,美国企业和通胀先扛不住——这出戏,更像给选民看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