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3岁,粘着妈妈 那时候,妈就是我的天,是我的整个世界。 我走到哪就跟到哪,像个小

3岁,粘着妈妈 那时候,妈就是我的天,是我的整个世界。 我走到哪就跟到哪,像个小尾巴,甩都甩不掉。 她去厨房做饭,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看。 她嘴里总是不停地念叨着,菜要洗干净,肉要多炖会。 我觉得她的声音是最好听的音乐。 上学了,每天早上她都比我起得早,给我准备早饭。 嘴里还是一样地念叨,快点吃,要迟到了。 上学路上要小心,过马路要看车。 我觉得有点烦,但还是乖乖听着。 到了初中,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朋友。 我开始觉得妈妈的话特别多,特别烦人。 每次同学来家里玩,她总是在旁边问东问西。 “作业写完了吗?”“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我嫌她烦,总把她往房间里推。 高中的时候,我住校了,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 每次打电话,她都能说上一个小时。 无非就是问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钱够不够花。 我总是很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别啰嗦了。” 然后就匆匆挂掉电话,怕同学听见笑话我。 大学去了外地,离家更远了。 和妈妈的联系,就只剩下电话了。 每次她打来电话,我总觉得她在监视我的生活。 “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别总熬夜打游戏。”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处理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她管。 我们开始吵架,我嫌她管得宽,她气我不知好歹。 有一次吵得特别凶,我半个多月没给她打电话。 后来还是我爸偷偷打电话给我,说我妈天天在家掉眼泪。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拉不下脸。 直到我工作后,自己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 受了委屈,吃了亏,才第一个想起她。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听到她熟悉的声音,我哭了。 她在那头一下就慌了,不停地问我怎么了。 我什么也没说,就是哭,她就静静地听着。 从那以后,我才明白,那个总嫌啰嗦的人,才是我唯一的港湾。 后来我谈了恋爱,带女朋友回家。 我提前给女朋友打预防针,说我妈话多,让她别介意。 没想到女朋友和我妈聊得特别投机。 我妈拉着她的手,把我的糗事从小到大说了一遍。 女朋友笑得前仰后合,我妈也笑得合不拢嘴。 那一刻的家,特别温暖。 结婚后,我妈的念叨升级了。 从关心我一个人,变成了关心我们两个人。 “媳妇爱吃什么菜啊?”“你可不许欺负人家。” 我嘴上说着“烦死了”,心里却暖烘烘的。 再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妈自告奋勇地来帮我们带。 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也多了她更多的念叨。 “尿布要这样换,不然会红屁股。” “奶粉要用这个温度的水冲,不然营养就没了。” 我媳,一个新手妈妈,把我妈的话当成了圣旨。 我看着她们俩为了孩子忙前忙后,突然觉得,真好。 那些我曾经无比厌烦的念叨,现在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妈的头发白了。 她的背也有些驼了,说话的声音也没那么洪亮了。 她开始变得健忘,念叨的话也总是重复那几句。 她不再催我早点回家,而是让我工作别太累,注意身体。 我突然发现,她的话变少了。 我开始不习惯,总觉得家里少了点什么。 我开始主动给她打电话,听她在那头说些邻里间的琐事。 她生病住院了,躺在病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我坐在床边,看着她,特别想听她再念叨我几句。 哪怕是骂我几句都行。 可她只是看着我,笑了笑,眼睛里都是慈爱。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妈妈走了以后,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安静得让我害怕。 我总是在不经意间,仿佛又听到了她的声音。 在厨房,在客厅,在我的耳边。 我开始学着她的样子,去对我自己的孩子念叨。 “多穿点,别冻着。”“过马路要小心。” 孩子不耐烦地摆摆手,就像当年的我一样。 我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以前不觉得,现在才明白,那个总嫌她话多的人,才是你最大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