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波兰胆子是真的大,当地时间10月21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波兰当局针

波兰胆子是真的大,当地时间10月21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波兰当局针对普京专机安全的威胁表明,波兰为北溪袭击正名了,如今自己准备实施恐怖行动”。 这话听着冲,但往前扒半步就知道前因:是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先抛的话,明晃晃警告“普京专机要是敢飞波兰领空,安全可没保障”。 而波兰这地界刚好卡在俄罗斯飞往匈牙利的最短航线上,美俄原计划在布达佩斯开的峰会,这会儿直接被这道领空禁令搅得没了准信儿。 至于波兰为什么敢这么硬气,是因为他嘴上挂着的“尚方宝剑”是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普京发的逮捕令,说自己作为成员国“有义务执行”,西科尔斯基接受采访时还特意强调“整个欧盟领空都对俄罗斯飞机关闭”,想把自己包装成替欧盟出头的样子。 可这话说出来,连旁边的邻居都懒得搭茬——保加利亚直接表态愿意给普京专机提供过境便利,匈牙利更干脆,早早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连法律障碍都提前清得干干净净。 这么一对比,波兰的“选择性执法”就露了馅,哪儿是执行国际法,分明是借题发挥搞政治表演,俄罗斯这边也没惯着,拉夫罗夫直接点出波兰这是“踩碎国际法”,还搬出《芝加哥公约》说事儿,虽说一国领空有主权,但拿司法名义威胁外国元首安全,翻遍国际关系史也没几例,更讽刺的是去年9月波兰自己因为无人机事件,哭着喊着要北约启动集体防御条款,这会儿用起类似手段对付俄罗斯,双标玩得比翻书还快。 另外,拉夫罗夫还把专机威胁和“北溪管道袭击”绑在一起说,这可不是随口扯的关系,2022年9月那回,连接俄欧的天然气管道在波罗的海海底被炸,闹出全球最大规模甲烷泄漏,至今没彻底查清。 虽说不少调查指向乌克兰,但波兰在这事儿里的表现一直透着古怪,德国要引渡嫌疑人,波兰死活不配合,甚至以“证据不足”为由把关键涉案人员给放了,更巧的是波兰早年间就天天反对“北溪-2”项目,说这管道会让自己失去能源过境国的话语权——动机摆得明明白白,也难怪俄方会把两件事串起来。 其实波兰这么激进,说到底还是地缘上的焦虑在作祟,夹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当中间人,它的安全政策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死死抱着美国大腿,美军在波兰的永久基地都建好了;另一边又使劲推欧盟共同防务,想多一层保障。 可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搞美国优先,波兰心里发慌,知道不能全指望外人,于是就想靠制造危机刷存在感,提升自己在北约和欧盟里的议价权,说穿了就是没辙的办法,短期看这招好像有点用,波兰的国防预算都涨到GDP的5%了,在北约里仅次于美国。 但长远来看,这么消耗国际信誉太冒险,北溪案里选择性执法,专机事件里滥用司法权,波兰的招牌早被自己砸得差不多了,更危险的是这种玩火行为说不定会逼俄罗斯直接反击,克里姆林宫对波兰的不满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9月波兰使馆遇袭,其实就是个明确的信号。 说到底,波兰这次的“豪赌”,看着是维护国际法、保自己安全,其实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里的弱势,西科尔斯基对着镜头喊“波兰有权捍卫主权”的时候,大概没琢磨明白,把国家命运绑在别人身上,反而会丢了真正的自主权。 北溪案的真相还没浮出水面,专机危机又让欧洲安全架构晃个不停,波兰这会儿逞“胆子大”的威风,最后可能得让整个欧洲跟着担惊受怕,毕竟在核威慑的阴影下,稍微判断错一步,都可能捅出没法挽回的篓子,到时候再想后悔,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