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楼的大佬们都开始放话备战台海了。最近刷新闻没?以前总听人说,美军方其实不想跟中国打仗,倒是民主党、共和党天天咋咋呼呼的,总想挑点事儿。可现在倒好,连五角大楼那些大佬都变了调子,一会儿说“做好部署”,一会儿说“加码备战” 这变化很突兀,因为几年前五角大楼对台海问题的态度还算谨慎,军方一直清楚,真要动手风险极大。 那时候他们更愿意按经济和军事现实算账,美国一年和中国的贸易额巨大,产业链被捅断美国科技公司就得停工。 再加上中国的导弹部署和航母能力,美军的推演都得出过相似结论——贸然冲突,损失不可接受。 如今气氛变了,原因不止一个。首先是国内政治逼到墙角,两党在选票面前达成了少有的一致,那就是对华强硬。 国会的最新国防法案直接把援台资金翻了好几倍,还要求国防部必须让台军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否则就得向国会交代。不跟上这股政治风,军方就等着被质问到下不了台。 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让美军的压力陡增。福建舰的服役和东风导弹的全域覆盖,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西太平洋优势一步步被削掉。 美国一些军官在内部会议里直说,留给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赶紧布防,将来可能连谈判的底气都没有。这股焦虑,正是催促他们从嘴上喊话变成实地筹划的动力。 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盟友的态度。美国在亚太的伙伴表面上站队,内心却对卷入台海冲突持保留意见。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被要求明确表态时,总是含糊过去。如果这些盟友开始摇摆,美国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就会塌架。 五角大楼选择公开备战,就是为了给这些盟友打强心针,让他们觉得美国还撑得住,好让整个阵营继续跟着走。 不过,真相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热血。美国早就在给自己留后路,尤其是在经济命脉上做了防范。 台积电被要求投入巨资去亚利桑那建厂,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台海真的爆发冲突时,芯片供应链可以在美国境内维持。这种安排,明显是准备在最坏的情况下先保住自己。 归根结底,五角大楼的所谓备战,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变得好战,而是被多方力量推着往前走。军力变化带来的危机感、国内政治的加压、盟友的不安,这些都逼得他们必须表现得强硬。 但能不能真打,是另一回事。集结五万后备役只是第一步,他们自己都清楚,一旦跨过战争的红线,面对的是一个长期准备、决心坚定的对手,这不是几句口号、几场演习能解决的。
